批判性思维-什么叫 [带着脑子看书] ?
01.
平常你在读文章时,是跟着作者的叙述、观点一路走呢?还是会生出一些疑问?比如:
- 他说的这个可信吗?
- 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 这理由能推出这个说法吗?
- 我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你是后者,那么你就是带着思考在阅读,俗话说的“带着脑子看书”。
阅读文章时能有意识的、主动的和作者进行内在对话的阅读方式,就是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一般要经历理解和批判两个阶段,对应的目的、立场、及任务也不相同。

处在理解阶段时,我们的目的是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站在作者的立场与他交流,为的是发掘他所表达的论证(过程)。
进入批判阶段后,我们的目的变成了对先前所发掘的论证进行评估,此时需要我们站在客观立场自主思考,为的是对先前的论证(过程)进行拷问——说法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
02.
批判性阅读有哪些好处?
简单总结至少有这三点:
· 让阅读时能深度思考
批判性阅读要求我们,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提供材料等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进行把握。
这能锻炼我们解释、分析、评估、概括等方面的能力,长此以往,就能促使我们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
· 文字表达时能更系统
批判性阅读的过程,就是对作者是“怎样表述观点”、“怎样利用理由支撑观点”等,进行感知和把握。
这样,当我们用文字表达观点时,就可以借鉴类似的表达方式,更便捷地表达自我。
· 能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阅读是批判性思维在文本阅读上的具体表现。
批判性阅读,本质上是在辨识作者的观点,并使我们思考“观点是否可信”、“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正确”、“我自己怎么看”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会将我们的思维方式锻炼得更加客观、理性。
03.
那么如何能做到批判性的阅读呢?
具体地训练方式,是学会两阶段的“提问”——理解性提问和批判性提问。
理解性提问阶段,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得弄清7类问题:
- 作者、出版社/发布机构、写作背景?
- 文字所论述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 作者的结论(主张)是什么?
- 支持结论的理由(依据)有哪些?
- 涉及的关键概念如何定义?
- 作者陈述的论证基本要点是什么?
- 由理由到结论的推理结构是什么?
通过这7类问题,可以很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理由和论证过程。
但批判性阅读不会仅停留在理解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延申——进行批判性提问——与作者进行“交流”。
这个阶段也需要弄清7类问题:
- 作者提供的理由是否为真?
- 这些理由与结论是否相关?
- 若相关,推理合乎逻辑吗?
- 理由推结论需要依靠某种假设吗?
- 若需要,这种假设合理吗?
- 是否存在与结论相关的反例?
- 需要限定或解释论证中的某些概念吗?
如此,本着宽容原则,对文章进行这两阶段的“提问”,就是批判性阅读能力的训练方式。
以上我们简单的聊了批判性阅读
转载请注明来源:批判性思维-什么叫 [带着脑子看书]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