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论证

table of contents

    批判性思维-论证

    01.

    要不要养一只边牧呢?丸子正在为做这个决定而思考着。

    这是一只朋友希望给她的纯种小边牧,它的名字叫夏天,非常聪明、超级可爱,还不乱叫,丸子深深地喜欢上了它。

    经过一番思考,丸子决定让夏天成为家里的一员。

    她想:我喜欢小边牧夏天,我能照料它、遛它,我也没有拒绝它的理由。

    当人们为了接受一个判断而给出理由的时候,就是在做论证。

    丸子为了养小边牧夏天所作的思考,就是在做论证——思考证明过程。

    她为“我该养小边牧夏天”给出了理由,也叫了论据。

    论证是由一个或多个论据,经过推导得出结论(论点)的思维运作过程。

    论据是为另一个判断提供理由的句子,被论据支持的判断就是论证的结论。

    02.

    丸子的这一思考过程,可以表现为论证——

    论据1:我喜欢小边牧夏天

    论据2:我能照料它、遛它

    论据3:我也没有拒绝它的理由

    论点:我应该养小边牧夏天

    论证结构表现为——

    图片

    这里的论题是:丸子要不要养一只边牧。结论/论点表达了她对这一论题所持有的立场。

    对任何论证都是如此,论证的结论/论点,表明了论证者对论题所持的立场,而论据则是要给出持这一立场的理由。

    丸子对此能不能做出最好的决定,这就是批判性思维存在的意义了。

    既然丸子已经决定养小边牧夏天了,那么她就需要进行批判性思维,反省自己的这个推理及最后的判断,并对整个思考过程进行评估。

    03.

    丸子的推理质量决定于她为得出这个结论/论点给了多少支持的论据/理由。

    这里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评价一个论证的质量?

    在批判性思维范畴内,评价论证质量必然要考虑五点:

    • 第一,论据必须是真实的
    • 第二,论据是结论为真的充分条件
    • 第三,论证的论点/结论要清晰明了
    • 第四,一次论证只能有一个论点/结论
    • 第五,论据真实性不能依赖论点/结论

    丸子所给出的理由/论据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再思考——“我能照料它、遛它”。

    这个理由与其结论是相关的,但是,它的确为真吗?简单地理解为:

    丸子真有时间照料小边牧?

    有没有精力带它出去遛?

    房间有没有让它活动的场所?

    如果丸子外出旅游,它怎么办?

    春节丸子回家,谁来照顾它…

    只有我们初期把这些思考得越周详越仔细,重新评估自己做推理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

    同样的,只有当丸子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思维时,才能更清晰地知道当初的思维中可能会有哪些思考需要优化,或者重新思考。

    把先前的思维结果当成现在的思维对象进行再思考,重新检视思维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论证的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批判性思维-论证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