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对你没好处,“不做”就是最好的
01.
看局势,分利弊,决策才有效。
公元前300年,韩老板(韩襄王)才当了十二年老板,就已到暮年。
韩国太子未定,韩老板却大权旁落;韩国积贫积弱,时时处处受制于别国,包括选谁做太子。
此时有两个强劲的候选人,一个是公仲支持的几瑟,另一个是由权臣公叔支持的伯婴。
几瑟蠢蠢欲动,被身后支持他的人鼓动着击杀公叔以断伯婴的臂膀;然而公叔这边也不是吃素的,他自然也在时刻提防。
随着局势不断地紧张,公叔一怒之下对几瑟起了杀心。
这时,韩国的高管——心里支持几瑟,表面却又不动神色的——宋赫,来为公叔“出谋划策”,他讲到——
几瑟之所以能作乱、威胁到伯婴,就是因为他在国内有老板的默许、你的死对头公仲的支持;在国外有秦、楚两国的支持。
如果您现在杀了他,就会彻底地与公仲撕破脸、让韩老板脸面挂不住;同时,也是公然地与秦、楚两国叫板。
一下子树敌太多,对您不利。
宋赫心里明白,每个争夺权力的人,都不单单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
因此,他站在公叔的立场上进行了利害关系的推演:
如果杀了几瑟,他背后的利益集团会受损
如果利益集团受损,它就会进行打击报复
如果它打击报复,就不利于你的目标达成
------------
如果你杀了几瑟,不利于你的目标达成
宋赫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几瑟杀不得,杀了没好处,而且还会招致一堆麻烦。
谁会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呢?
02.
讲了这番话,好像对消弱公叔杀几瑟的念头没起作用。
宋赫也能读懂公叔的心思,他接着说到——
当然了,这些利益集团的打击报复您不会担心。
公仲那边您可以不考虑,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至于国外的秦、楚势力也不用担心,毕竟您在齐、魏两国也有朋友。
只是,杀了几瑟,伯婴就没了威胁,他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因为他没了后顾之忧,他自然就不用再依赖于您,您就会被逐渐地轻视。
宋赫基于一个道理“有用了才会被重用”,讲了杀几瑟对公叔的利弊:
如果几瑟活着,伯婴就会受到威胁
如果伯婴受到威胁,他就需要依仗
如果他需要依仗,他就会倚重于您
------------
如果几瑟活着,伯婴就会倚重于您
反之,一旦几瑟死了,伯婴没了威胁,伯婴也就不会再倚重于您。不被未来的老板重视的话,职业生涯堪忧。
为了强化这种可能,宋赫继续说到——
韩老板年事已高,一旦立了伯婴为太子,大臣们为了自己在新朝的发展能得到保障,必定会去讨好太子。
同时,之前支持几瑟的秦、楚也都会去与伯婴交好,因为它们想要把没能在几瑟身上得到的好处,通过伯婴给夺回来。
这样伯婴就有了更多可以依靠的力量,他必然会减少对您的依赖,这对您终归是不利的。
宋赫阐述的道理并不复杂:
如果他只有你支持,他就必须倚重你
一旦他有了很多别人的支持
------------
那么,他就没必要只倚重你了
如果现在杀了几瑟,就会让伯婴获得更多的支持力量,他就没必要只倚重你,这对你是不利的。
03.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公叔被宋赫这么一说给搞得不自信了。
此时,宋赫开始从正面表达观点——
不用杀几瑟,只需严加堤防逐步消弱,即可。
这样的话,只要伯婴的威胁还在,他就会像先前一样依赖于您,寻求您的支持与保护。
同时呢,其他大臣对几瑟失势与否不能确定,也就不敢贸然去结交伯婴;
秦、楚两国依旧会按着先前的方式,支持几瑟与伯婴争权夺位,持续性的给伯婴制造威胁。
什么意思呢?宋赫想要表达的是:只要保持现状,对你(公叔)是最有利的。
这个说法依旧借用了前面的观点:
一旦伯婴多了支持,就不会倚重公叔
如果几瑟还活着
大臣就不与伯婴结交
秦、楚就不支持伯婴
伯婴就不会有太多支持
------------
那么,伯婴就只能倚重公叔
只要伯婴一如既往地倚重公叔,那么公叔的权力和地位就能持续地得到保障。
很明显,这对于公叔而言是最大的利好。
一旦公叔认同了这个说法,那么他就愿意保持现状,也就不会杀几瑟了。
结果真如宋赫想要的那样,公叔打消了杀几瑟的念头。
可见,宋赫是个厉害的人物,他能在混乱的局势中看清各方力量之间的制衡关系,并以理性的方式进行引导、利用,这样就能使局面朝向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既然对你没好处,“不做”就是最好的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