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爱我怕我有求于我,但不要骗我

table of contents

    可以爱我怕我有求于我,但不要骗我

    01.

    上会说到邹忌把田忌给整去了楚国,他现在既是齐国相国又是大将,可神气了。

    再加之他身高八尺,还有盛世美颜,妥妥的人生巅峰。

    一天早上,他正穿戴衣帽,看着镜中的自己,问妻子:你说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帅?

    妻子:您更帅,徐公怎么能和您相比!

    因为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颜值担当,所以邹忌不自信,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帅?

    妾回答:徐公怎么能和您相比呢!

    第二天有客人来,邹忌和他聊天,又问客人:我和徐公相比谁更帅?

    客人:徐公没有您帅。

    从这段描述,我们看到邹忌想要弄明白:是我邹忌帅,还是城北徐公帅?

    通过简单枚举论证,得出结论是:我邹忌帅!

    妻子认为,邹忌比徐公帅

    小妾认为,邹忌比徐公帅

    客人认为,邹忌比徐公帅…

    -----------

    大家都认为,邹忌比徐公帅

    此处应用了简单枚举论证,若妻子、小妾、客人说的话为真——即前提为真,则结论可能为真(并非全部枚举)。

    02.

    过了段时间,徐公来拜访邹忌。

    邹忌仔细地观察了他,打心里认为自己没有徐公帅。再对着镜子看了看,更确信了“邹忌没有徐公帅”的判断。

    之前得出的结论是:邹忌比徐公帅。于是形成了一组矛盾:

    邹忌比徐公帅vs邹忌没徐公帅

    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P与-P必定是一真一假。

    邹忌这次果断地选择相信自己的眼睛:邹忌没徐公帅。

    那么问题来了:之前大家为什么会说假话呢?

    他找到的答案——

    妻子夸我帅,是她偏爱我;

    小妾夸我帅,是她害怕我;

    客人夸我帅,是他有求于我!

    疑惑立马消解:

    如果偏爱,就觉得帅

    如果害怕,就认可帅

    如果有求,就奉承帅

    ------------

    因为有目的,所以说你帅

    可见,人在说话时并非实事求是,而是根据自己的目的会选择性的说,甚至说谎。

    03.

    得出这一结论,邹忌立马把它联系到了工作中。

    于是进宫,把这个事讲给了齐威王,接着又来了段输出——

    现在齐国疆域万里,城池上百…

    大王宫中的妃子和侍臣,没有不偏爱您的;

    朝中的大臣没有不畏惧您的;

    全国上下的人没有不求于您的。

    由此可见,大王被蒙蔽得非常厉害啊!

    这里邹忌套用自己得出的观点,给齐威王来了个因果论证:

    因为有目的,所以说你爱听的

    说你爱听的,很可能偏离真实

    偏离了真实,你很可能被蒙蔽

    ------------

    因为有目的,你很可能被蒙蔽

    这里的“目的”指的是个人自私自利的目的,更准确地说它是蒙蔽你(齐威王)的根本原因。

    04.

    齐威王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

    于是发布诏令说:

    无论官员还是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给予上等赏赐;

    能上书劝谏我的决策的,给予中等赏赐;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朝政得失的,只要我知道的,给予下等赏赐。

    诏令的逻辑很简单,依旧是枚举论证,这次枚举了全部可能:

    当面指出,受上等赏赐

    写信指出,受中等赏赐

    在市场议论,受小等赏赐

    ------------

    只要指出朝政过失,就能得到赏赐

    总之这个赏赐的范围还是蛮大的。

    诏令刚颁布时,大臣们都来进谏,朝堂门庭若市;过了几个月,时不时地还有来进谏的;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四国听说了这事,都来齐国朝见,这就是在政治上战胜强于他国的道理!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