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之否定”-反证法(反驳)

table of contents

    “否定之否定”-反证法(反驳)

    -01-

    反证法是间接论证的方法之一,也称“反驳”或“逆证”。它是通过证实与原论题相矛盾的判断“反论题”为假(/真)来证实原论题为真(/假)的论证方法

    由于原论题与反论题是一对矛盾判断,根据排中律可知: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当其中一个为假,则另一个必然为真。所以,只要证实了反论题为假,也就等于证实了原论题为真。

    反证法的论证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否定得出矛盾→否定”。即先提出论题;然后设定反论题(原论题的矛盾论题),并依据推理规则进行推演,证明反论题的虚假;最后根据排中律,既然反论题为假,则论题必然为真。

    反证法是一种有效的论证方式,"正难则反",当我们在直接论证或反驳比较困难时,应用反证法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论证过程中需要主意反论题的设定,只有与原论题相矛盾的判断才能作为反论题,原论题的反对判断是不能作为反论题的。因为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可以同时为假(不能同时为真),反对论题为假时,不能必然推出原论题为真。

    -02-

    反证法在具体应用时,根据反驳的对象不同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反驳论据,即证实支持反论题的论据是虚假的、或可疑的。

    因为论题是由论据做支撑来证实的,所以,只要驳倒了作者所给出的证据(论据)、或者使这些证据变得可疑,也就等于驳倒了反论题,反论题不成立(为假),则原论题成立(为真)。这是反驳时最常用的方式。

    例如,要通过反驳证实[出生在湖北襄樊、并喝着中国妈妈的乳汁长大的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郎宁]“不是中国人”为真,则需要证实其反论题“是中国人”为假。

    因为议题涉及到的论据为郎宁“出生在中国”、“喝中国妈妈的乳汁长大”支撑他为“中国人”。现在,只要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证实“出生在中国的人不一定就是中国人(拥有中国国籍)”、“喝什么乳汁(母乳、牛奶、羊奶…)长大,与国籍没有必然关系”为真——就是在反驳论据,同时反驳了论据所支撑的反论题“是中国人”为假,从而得出原论题“不是中国人”为真。

    -03-

    反证法的第二种方式是反驳论证方式,即证明论据与论题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论题不能从论据中必然地推出来。

    应用这种方式进行反驳,是撇开了论据的真假不论,只证明从这一个或一些论据,或许可以推出一些什么别的论题,但绝对推不出对方企图证明的原论题。

    比如,在1954年5月日内瓦会议上美国代表谈到“不能把美国军队从朝鲜半岛撤回去”这个论题时,给出的论据(/理由)是“美国距离朝鲜很远”,意味着“因为朝鲜与美国的地理位置相距较远,所以不能把美军从朝鲜撤回去”,这明显就是诡辩,以地理位置的远近掩饰真实的政治及经济利益。

    应用反证法来看论题“距离是致使美军无法撤离的根本原因”为假,则需要证实其反论题“距离不是导致美军撤离的根本原因”为真。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现在朝鲜半岛上的美军是怎么来的?”,很明显是从数千里之外的美国派遣过来的,这就说明了“距离不是问题”,即反论题“距离不是导致美军撤离的根本原因”为真,则原论题“距离是致使美军无法撤离的根本原因”为假,可见美国代表的论题就立不住。

    -04-

    反证法的第三种方式是直接反驳论题(/论点),即反驳者把表达者原有的论据、论证方式扔在了一边、不予理会,再独立的证明一个同原论题相互矛盾的新论题。这里这个新论题,可以是反对论题(/判断),也可以是反论题(/矛盾判断)。只要证实了这个新论题为真,根据不矛盾律(不能同时为真),则原论题就会被驳倒,为假。

    比如,有人用一些论据从几个方面来论证“汉语中所有词汇都无法分类”这一论题。如果利用直接反驳论题这一方式来反驳它,反驳者并不需要反驳之前的论据,也不需要反驳之前的论证方式,而是独立地设定了一个新论题“汉语中所有词汇都可分类”(即原论题的反对判断)、或“汉语中某些词汇可以分类”(即原论题的矛盾判断)。

    由“现代汉语词类分为实词、虚词、叹词、拟声词四个大类”可证实新论题“汉语中所有词汇都可分类”为真;

    或者通过例举词汇“我”、“你”、“他”等都可以划归于某一词类,如“实词”类,则可证实新论题“汉语中某些词汇可以分类”为真。如此,这个或那个新论题被证实为真,则原论题也就被驳倒了。

    以上,就是对反证法(反驳)是什么、及三种具体应用方式的介绍,方便我们了解和掌握这一有效的间接论证方式,提升论证效率。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