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贪财好色,我是人,所以我…”三段论

table of contents

    “人皆贪财好色,我是人,所以我…”三段论

    我们来说说与直接推理对应的间接推理,的典型推理形式——三段论

    -01-

    三段论的形式

    通过前两期文字,我们知道推理可以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并对直接推理进行的介绍。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间接推理——结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共同作用推出的推理

    若间接推理中,由含一般性原理做前提,而推导出特殊场合的结论的推理,我们称为演绎推理

    比如,由一般性原理“人都会死”和具体事实“秦始皇是人”做前提,可推导出特殊场合的结论“秦始皇会死”。

    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特殊场合的事实做前提,推导出一般性原理的结论的推理,我们称为归纳推理

    比如,“1月1日太阳东升”、“1月2日太阳东升”、……、“12月31日太阳东升”等多个特殊场合的事实做前提,可推导出一般性原理的结论“每天都太阳东升”(阴天或下雨看不见,不代表太阳不东升)。

    归纳推理是探求客观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也就是我们说的归纳。我们在这一系列文字中不做介绍,只介绍演绎推理,而演绎推理中人们最常用的形式就是三段论——人类心智最美妙也是最为重要的结晶之一(莱布尼茨)。以往的实践表明,正是通过三段论,演绎逻辑在学习、写作及日常议论中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比如,我们看见公民张三在进行选举投票,会联想起“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这个一般性原则,进而在大脑中进行了推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张三是公民,所以张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就是一个具体的三段论。

    -02-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三段论推理,思维活动循着从一般性原理推导出特殊场合的结论的方向,推导过程涉及到了三个判断。

    比如上面形成的推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张三是公民,所以张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两个判断做前提和一个判断做结论组成:

    前提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为一般原理;

    前提二“张三是公民”为具体事实;

    “张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由两前提推导的特殊场合下的结论。

    再比如,我们知道:

    判断一“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是一般原理;

    判断二“‘奇士’是一只狗”为具体事实,

    就会推导出特殊场合下的(判断三)结论“‘奇士’是哺乳动物”。

    连起来就是: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奇士’是一只狗,所以‘奇士’是哺乳动物。像这样由三个判断,从一般性原理推导出特殊场合的结论,则这样的推理就是一个具体的三段论。

    由此可见,三段论由两个判断做前提、一个判断做结论而组成,整个推理过程包含且仅包含三个词项,每个词项在其构成的判断中恰好出现两次。

    还拿这个例子,三段论中包含的三个词项,分别为“哺乳动物”、‘奇士’、“狗”。我们先看推理的结论“‘奇士’是哺乳动物”,这个判断包含了两个词项,其谓项(哺乳动物)被称为大项,主项(奇士)被称为小项

    在结论中未出现,而在作为前提的两个判断中出现过两次的词项(狗),被称为中项。中项虽不出现在结论中,但却非常重要,由于它既联系大项、又联系小项,才使我们可以推导出大项和小项可能的联系。

    在三段论中,我们把包含小项的前提称为小前提,上例中“‘奇士’是一只狗”为小前提;把包含大项的前提称为大前提,上例中“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为大前提。结论就是对于一般性原理和特殊场合的联系的判明,上例中“‘奇士’是哺乳动物”。

    -03-

    三段论的逻辑结构

    为了方便研究逻辑结构,我们一般把三段论中的大项用P表示,小项用S表示,中项用M表示。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用下列形式把三段论的过程给展示出来:

    大前提:所有的狗(M)都是哺乳动物(P)

    小前提:‘奇士’(S)是一只狗(M)

    --------------------

    结论:所以‘奇士’(S)是哺乳动物(P)

    我们再把具体的内容抽离出去,三段论的逻辑结构就成为下列公式:

    大前提:M——P

    小前提:S——M

    --------------------

    结论:S——P

    三段论的逻辑结构就是这样。当我们要确定某些议论的逻辑意义时,就会像这样撇开具体地语言形式(及其顺序),把议论中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罗列成三段论结构,再来加以讨论。

    在应用三段论进行具体实践时,有两点需要注意:

    其一,形式可能“不完整”

    思维实践中,三段论的应用往往是不自觉的,即对于推理中的每一步不见得都觉察得到,于是使得三段论在形式上显得“不完整”,但仔细琢磨起来,只要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就离不开三段论结构。(省略三段论有专门介绍)

    其二,顺序可能“有点乱”

    思维实践中,三段论的语言表述,会因表达目的的需要,致使大、小前提及结论出现的顺序可能与标准结构不一致,显得“有点乱”,但稍加分析,就能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会改变三段论的逻辑结构。

    以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关于三段论的相关知识,包括了三段论的形式、大小前提区分、三段论的逻辑结构。当然,这些还不足以介绍三段论的全貌。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