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攻城池就是背盟约,犯难

table of contents

    秦王:攻城池就是背盟约,犯难

    01.

    《吕氏春秋·淫辞》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空雄之遇,秦、赵相与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

    居无几何,秦兴兵攻魏,赵欲救之。

    秦王不说,使人让赵王曰:“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今秦欲攻魏,而赵因欲救之,此非约也。”

    赵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以告公孙龙。

    公孙龙曰:“亦可以发使而让秦王曰:‘赵欲救之,今秦王独不助赵,此非约也。’”

    说的是,在空雄(今天的山西·中阳县),秦、赵两诸侯国会盟,签订了“双边友好互助”条约。约定——

    从立约开始,秦国想要做什么,赵国就必须全力相助;同样,赵国想要做什么,秦国也必须全力相助。

    好兄弟手牵手、心连心、共进退。

    过了没多久,秦国发兵攻打魏国,赵国这位好兄弟不但没出兵相助,反而想着救魏国,和秦国对着干了。

    秦王很不高兴,派了小弟去向赵王责问:“我们不是在盟约上说好了‘秦国想要做什么,赵国就必须全力相助;赵国想要做什么,秦国也必须全力相助’吗,现在我大秦想要攻打魏国,你赵国却想救它,这不是背信弃义吗?”

    赵王一听,说得好像是这么回事,答应了相助秦国,却做了掣肘的行为。人家现在找上门来讨说法了,怎么办?

    于是,赵王找了平原君要对策,平原君也没啥好主意,转身又找门客公孙龙问计。

    公孙龙了解了缘由,出主意:“赵王也可派小弟去责问秦王,说‘赵国现在想要救魏国,可你秦国偏偏不帮助赵国,还攻打它,这不是出尔反尔、违背盟约吗?’”。

    按照公孙龙的主意,赵王责问于秦王,秦王该如何?

    02.

    故事中之所以有秦、赵两国的相互责问,其关键在于盟约内容——

    秦赵两国中,一国想要做什么,另一国就必须全力相助。

    不管秦王责问赵王,还是赵王反过来责问秦王,该盟约内容是双方责问说辞都要依据的(大)前提,是客观事实,即大前提为真。

    之所以推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因为双方所依据的小前提截然相反,一个是“攻魏国”,一个是“救魏国”。

    秦王责问赵王的说辞逻辑为——

    秦赵两国中,一国想要做什么,另一国就必须全力相助

    秦国想要攻打魏国

    ------------

    因此,赵国必须全力相助秦国攻打魏国

    这个推理的逻辑结构为——

    如果Pr,则Qr

    Pr

    ------------

    所以,Qr

    *其中P表示秦、赵两国中的一国,Q表示另一国;r表示所做的具体事

    该结构符合假言三段论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的形式,所以推理有效。

    推理依据的小前提为“秦国想要攻打魏国”,这是秦国的实际行为,为真。

    推理有效+前提都为真,推导出的结论可信。则“赵国必须全力相助秦国攻打魏国”,可信。

    然而,赵国的实际行为却是“解救魏国”,与遵照盟约本应该的“攻打魏国”形成了矛盾——P与-P,必定一真一假。

    不可能同时为真,这样赵王一时间无法自圆其说,不知如何应对。

    03.

    按照公孙龙的主意,赵王以责问秦王的方式把矛盾又给推了回去,说辞逻辑为——

    秦赵两国中,一国想要做什么,另一国就必须全力相助

    赵国想要解救魏国

    ------------

    因此,秦国必须全力相助赵国解救魏国

    这个推理的逻辑结构同样为——

    如果Pr,则Qr

    Pr

    ------------

    所以,Qr

    *其中P表示秦、赵两国中的一国,Q表示另一国;r表示所做的具体事

    该结构符合假言三段论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的形式,则推理有效。

    推理依据的小前提成了“赵国想要解救魏国”,这是赵国的实际行为,为真。推导出的结论“秦国必须全力相助赵国解救魏国”真实、可信。

    此时,秦国的实际行为是“攻打魏国”,与遵照盟约本应该的“解救魏国”形成了矛盾。

    如果秦国继续攻打,那么就会背弃盟约;如果遵照盟约,现在罢兵——不攻魏国,魏国之危即解,就是解救魏国。

    是放弃攻占的疆土城池,还是背一个背信弃义的骂名?

    秦王犯了难。

    04.

    故事到这里就完了。

    但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展开:假如我们是秦王,我该怎么破除这个两难困境?

    如果继续攻魏,获得城池人口,且承受违背契约的骂名

    如果放弃攻魏,获得诚信美名,且失去到手的城池人口

    秦王或者继续攻打,或者放弃攻打

    ------------

    所以,秦王或者获得城池人口,且承受背信弃义的骂名;或者获得诚信美名,且失去到手的城池人口

    基于这个两难处境来权衡——

    是失去美名危害大,还是失去到手的土地人口损失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

    权衡两者的利害关系,需要秦国综合考虑——眼前的、长期的,实质上的、名誉上的……等的利益,再做决断。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思考:如何避免这类两难困境?

    避免含糊其辞!

    试想,若秦、赵当初订立盟约时,不是含糊的其辞的粗略表示,而是将约定具体化。比如:

    • 明确履行盟约时要遵照的时间顺序;
    • 明确双方所做之事存在利益冲突如何调解;
    • 明确所谓的“助”是具体怎么操作——跟着发兵、还是粮草支持;
    • 明确盟约是否有期限、是否有完善机制;
    • ……

    如此种种进行细化完善,将约定的条文标示的越具体越清楚,就越能减少类似两难情境的困扰。

    可见,同样的推理结构、大前提,遇到不同就小前提就会推导出不同的结论,若小前提相矛盾,则推出的结论也相互矛盾。为避免类似情景造成的两难困境,推理大前提的出处要尽可能的具体、准确,避免含糊不清。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