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以己巧比,成功劝说齐王广开言路
01.
《战国策·齐策一》有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的是齐国大夫邹忌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衣着得体、风流倜傥,但他就是对自己的相貌有点不自信,为啥呢?
听说城北的徐公,可是齐国最帅的人,他怕自己比不过人家,就做了一连串推理确认——
要么我帅,要么徐公帅
你帅,妻子说
你帅,小妾说
你帅,客人说
----------
所以,我比徐公帅
这里假定了每个回答的人,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那么于邹忌而言,“我比徐公帅”就是个事实。
02.
不巧,邹忌与徐公打了个照面,邹忌进行了对比。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别人评价终归是别人,当他仔细观看了徐公,发现好像自己并没有比徐公帅——五官精致,错落有致,主观评价给客观化了。
再一照镜子,觉得自己确实没有徐大帅哥帅。与之前的结论形成了对立——
要么我帅,要么徐公帅
徐公帅
------------
所以,我没徐公帅
现在的结论“我没徐公帅”符合事实,为真;
那么妻子、小妾、客人说的“我比徐公帅”,与来源的结论冲突,则不符合事实,为假。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对我说假话呢?思来想去,通了,最先是妻子——
偏爱一个人,就会说他帅
妻子偏爱我
------------
所以,妻子说我比徐公帅
接着是小妾——
畏惧一个人,就会说他帅
小妾畏惧我
------------
所以,小妾说我比徐公帅
之后是客人——
有求于人,就会说他帅
客人有求于我
------------
所以,客人说我比徐公帅
如此看来,偏爱、畏惧、有求于人,都会使人丧失客观与理性,做出不符合事实的假判断。
03.
悟出了这个道理,他马上想到了自己老板的处境。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老板呀,这就是我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人们会因为偏爱、畏惧、有求于人,只捡你爱听的说,却不愿说出客观的、真实的情况。
宫妇偏爱大王,不敢说实情
朝臣畏惧大王,不敢讲实情
四境之内都有求于大王,不敢讲实情
------------
所以,没人敢跟大王讲实情
于是大王就被爱听的话蒙在了鼓里。如果大王得不到真实的国政治理实情反馈,就无法及时准确的调整方针政策,导致问题愈演愈烈。
作为齐国的老板,如果这个下去,整个齐国就只能面临一个结果——破产。
04.
邹忌的老板还算谦逊,听得进去劝谏。
王曰: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老邹,你说得对!说得对!那是这,从现在开始大家都来给我找茬吧,可以通过三种情形——
或者当面指出我过失,大赏赐
或者你写我的举报信,中赏赐
或者街头议论让我听到的,小赏赐
------------
所以,或者当面、或者书信、或者街头议论,我都有赏
命令一发出,大臣们纷纷进言。
老板也很励志,闻过必改,励精图治。
慢慢地少了很多能发现的新问题;再后来,基本上也没了什么问题可讲了。
这样,齐国国势由此大振,燕、赵、韩、魏等国都派使臣来朝拜。
转载请注明来源:邹忌以己巧比,成功劝说齐王广开言路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