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直接开口反对时,你就举例子

table of contents

    不好直接开口反对时,你就举例子

    01.

    动物和人不一样,但有时也能一样。比如,在打比方讲道理的时候。

    战国后期,因为受到强大的秦国的威胁,其他诸侯国为了自保而联合了起来。于是,形成了天下合纵一致抗秦之势。

    联合联合,合的是国力,更为核心的是兵俑将帅。抗秦大军集合完毕,就需要一个大将军来统领。

    魏加奉赵国赵老板的命令,来见楚国楚老板的总经理春申君,询问大将军的人选。

    魏加:大将军您有人选吗?

    春申君:我想让临武君来担任。

    魏加有些迟疑:…嗯,我讲个故事吧。

    关于大将军人选的提议,或者任意一个提议,人们一般会有两种反应:支持,或者不支持——委婉地说是“有异议”。

    魏加在这里的迟疑,没有表示支持,那么他一定有异议:

    要么认同支持,要么有异议

    没有认同支持

    ------------

    则,有异议

    这是用了析取推理中,否定一项而肯定另一项的逻辑。

    表明了魏加对“任用临武君当大将军”的提议有异议,至于原因嘛……他打算通过故事来说。

    02.

    什么故事呢?

    惊弓之鸟。

    说魏国魏老板和他的战将——神射手更羸,两人在高台上看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更羸:老大,我拉弓虚发一弦,就能把大雁给您射下来。

    魏老板有些质疑:你的箭法有这么神奇?

    于是,更羸朝着那群大雁虚拉了一弦,弦响之后,队尾的那只就被“射”落了下来。

    魏老板对此很惊叹,惊叹之余又很不理解,在魏老板的逻辑里:

    只有用箭射,才有可能射落大雁

    虚拉一弦(没有用箭射)

    ------------

    不可能射落大雁

    然而,更羸刚刚确实没有用箭射,却射落了大雁,这和之前的认识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更羸告诉魏老板说:因为那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好像回答了,又好像没有回答,还多生出了一个问题:怎么知道它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呢?

    03.

    有观点,就得有理由,尤其是当别人质疑时。

    更羸根据自己丰富的射猎经验,给魏老板解释——

    这只大雁飞得很慢,叫声很悲伤。

    飞得很慢,是因为它旧伤疼痛;叫声悲伤,是因为它离开雁群已有些时间了。

    更羸在这里做了一个简单的论证:

    论点:这只大雁是受了伤的

    论据1:旧伤疼痛才会飞得慢

    论据2:因伤离群久才叫得悲

    魏老板刚才也看到了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声悲”,也认同。

    但是,难道大雁受伤了,就可以不用箭把它给射落?更羸解释——

    它身上的旧伤还没有愈合,心里的惊惧还没有退去。

    一听见弦响,它就会吓得拼命的往高处飞,这样会导致伤口破裂而掉落下来。

    更羸在这里用了一个连续的因果推理:

    因为受过伤,所以内心惊恐

    因为惊恐,听见弦响会逃离

    因为急着逃,就会用力过猛

    因为用力过猛,旧伤会撕裂

    因为旧伤撕裂,无法继续飞

    因为无法飞,就会栽倒掉落

    ------------

    因为受过伤,容易栽倒掉落

    更羸拉虚弓“射”落了大雁的逻辑就是如此。

    魏加给春申君讲“惊弓之鸟”这个故事,目的是为了借用观点:惊弓之鸟易栽倒,受挫败的人也是。

    魏加通过故事表明了,春申君提议的临武君曾经受挫于秦军,所以他不适合当抗秦大将军。

    可见,通过故事,就能通俗易懂的表达异议,既不伤对方面子,也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