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真的关心你,我只想知道故事的结局 |认知启示 14 条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重读《思考,快与慢》,依然有很多启发。整理了 14 条启示,分享给大家。

    启示1:假装大佬,越装越真

    “不开心的时候也要笑呀!时刻感觉自己棒棒哒!”

    以前觉得这类“正能量”的人都是鸡汤喝太多了,后来发现原来是有科学依据的呀!这背后的原理叫“启动效应”。

    在一项实验中,心理学家让学生从 5 个单词中挑出 4 个组成句子。其中一部分学生的单词中有一半与老年人相关的词汇,例如“健忘的、秃顶的、灰白的或者满脸皱纹的。”

    当他们完成这项任务时,又被叫到大厅另一头去参加另一个实验。

    从大厅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是这次实验的关键所在。研究者悄悄地测量了他们所用的时间。

    正如所预料的那样,那些以老年为主题造句的年轻人比其他人走得要慢得多。

    图片

    图片来自 Pexels

    这个“老年”效应包括信息启动的两个阶段。第一,尽管没有人提过“老年”这个词,但上述那组词令人想到了年迈;第二,这些想法催生了一种与老年人相关的行为,即缓慢行走。

    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无意识的。“老年”这个概念并非他们的自觉意识,但其行为却因此有了改变。

    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参与实验的学生以比平时慢得多的速度在房间里走 5 分钟。之后,他们能更快地辨认出与“老年”相关的词汇,比如“健忘”、“年老”、“孤独”等。

    所以,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假装大佬,越装越真)诚不欺我!

    图片图片来自网络

    启示2:人们很难区分熟悉感和真相

    当你对一样东西感到熟悉或者你心情好时,会感到认知放松。而认知放松会让你更相信某样东西。人们很难区分熟悉感和真相。

    想让人们相信谬误有个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断重复。你甚至不必完整地重复,即使只说一部分,人们也可能会相信。

    经常看到“鸡的体温”这个短语的人会更容易接受“鸡的体温是60度”(或其他随便什么温度)这一说法。只要熟悉其中一个短语,就会觉得对整个陈述都很熟悉,也会因此对陈述信以为真。

    如果你记不清楚某个陈述的来源,也无法将其与自己知道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时你就别无选择,只能跟着认知放松的感觉走了。

    启示3:故事的一致性比完整性更让人有信心

    为什么有的人懂得很少却特别自信?一个原因可能是“故事的一致性比完整性更让人有信心。”知道得很少,反而可以把已知的所有事物都囊括进连贯的思维模式中。

    在一个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对一个案件进行判断。他们都阅读了案件的背景材料,一部分被试听了控辩双方代理律师的陈述。另外的被试只听了其中一方的。双方律师并没有增加任何背景材料中未提及的信息。

    结果发现,只掌握一方证据的受试者比掌握了双方证据的受试者更有自信。人们根据已有信息勾勒出的故事的连贯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一个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前后一致性,而不是其完整性。单一视角叙事的电影总是比多视角叙事的电影更有酣畅淋漓之感。

    启示4:正面还是负面评价?取决于回忆的轻松程度

    你是一个果断的人还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现在,请你回忆能体现自己果断的 6 件事。然后评价自己。接着,请回忆能体现自己果断的 12 件事。现在再评价自己,和之前的评价有差别吗?

    心理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很多人能轻松回忆出 6 件事,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是个果断的人。而回忆起 12 件事很难,被要求这么做的人普遍认为自己不那么果断。

    有一个“狡猾”的教授利用这一点,让自己的学生写 10 条关于自己课程的改进建议。学生表示很难写出来,纷纷给了这门课很高的评价。

    图片

    启示5:大脑偏爱典型性思维,忽视概率思维

    确切地说是系统 1 偏爱典型性思维,忽视概率思维。(系统 1 和系统 2 的概念可以参见百度百科“思考,快与慢”词条)

    一个男生,对各种化妆品如数家珍,喜欢玩抖音。你觉得他的职业更可能是什么?美妆主播还是办公室白领?

    是选了美妆主播吧?因为看到这个描述,你也许就想到了“李佳琦”的形象。但是其实仔细想一下会发现,男性“办公室白领”这个词所描述的人群比男性美妆主播多很多,那么其中符合描述的人也一定更多。

    这实际上是我们的大脑习惯“典型化”的思维方式。当你脑海中有“李佳琦”这类典型形象的时候,会忽略基础概率。

    这条详细了解可见《不擅长打破思维定势的人反而更理性?》

    启示6:我们善于从特殊性归纳一般规律,却不善于从普遍性推导特殊性

    讲这一条前我们先看一个很有意思的“围观实验”(helping experiment)。

    6 人 1 组分两轮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困扰。每人 1 个隔间,只有在轮到你讲话时你的麦会功放出来,其他人能听到。

    第 1 个人开始讲述,他是工作人员假扮的。他说自己刚来这个城市,还不太适应,并十分尴尬地承认自己很容易抽搐,在紧张的时候尤其如此。接下去其他人讲。再次轮到他时,他假装癫痫发作,边说话边抽搐。

    “有没有人……能……救救我……(喘气声)我……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气哽声,然后安静了下来)”

    图片

    图片来自 Pexels

    这时其他实验者有多少去帮助他了呢?15个人中只有 4 个人(27%)听到情况不对立刻冲了出去,6 个人从没踏出过房间,5 个人只有明显气哽时才冲出房间。

    这个实验体现了,当你是个“围观群众”,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如果你觉得别人也会伸以援手,你去帮助的概率会减小。因为你会觉得身上的责任没有这么重了。

    接着,重点来了。有心理学家又做了个实验。两组被试,一组被告知“围观实验”的流程,另一组告知流程和结果,即这组知道人们有多么冷漠。

    然后让他们看了实验中其中 2 位被试的资料,让他们分别评估这两个人施以援手的概率。

    第一组只被告知流程的人,判断两个人都会去帮助。后一组知道实验结果的人也判断这两个人都会去帮助。也就是说,他们依然相信人们不会这么冷漠,他们的看法并未被心理学结论改变。

    接着,在另一个实验中,被试被告知围观实验的流程、并观看了实验现场的片段。他们看到其中 2 位被试并未施以援手。

    这时再让他们判断,围观实验中最终施以援手的人的比例是多少?此时他们估计的值和实验结果很接近。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人性本善充满正义”的看法被改变了。

    这些实验说明,当看到个例,我们能去推断一般规律。而先看到一般规律,我们很难推导至个例。也就是说,我们善于从特殊性归纳一般规律,却不善于从普遍性推导特殊性。

    启示7:与从别人那儿听到令人惊奇的事实相比,你更有可能因为从自己的行为中发现惊人的事实而学到知识

    上一条启示的实验也告诉我们,我们听到“人们多么冷漠”的统计数字不太会改变看法,而当我们看到“某些人确实冷漠”了,更容易改变看法。

    亲眼见到事实,我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容易改变看法。

    工作中我也经常发现,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通常没用,而让他们自己发现该怎么做,往往效果最好。

    启示8: 我们的预测通常不准。是通过对现状的评估来替代对未来的预测

    开学 1 个月了,某学院辅导员选出 8 位新生,他对每个人写下了 5 个形容词,例如:思路活跃、自信、阅读能力好、勤奋、好问。然后叫来一些他们的同学,分成两组。

    他问 A 组被试两个问题:
    1、针对每个学生,这些词汇和他的学术能力有多大程度的相关性?
    2、看完 8 个资料后,你觉得所有新生里,比这 8 位的描述更优秀的人占比会到多少?

    同时问 B 组被试两个问题:
    1、针对每个学生,你觉得他们本学期末的绩点是多少?
    2 、看完 8 个资料后,你觉得所有新生里,比这 8 位绩点更高的人占比会到多少?

    这两组问题是不同的,而被试的答案是差不多的。B 组问题问的是对未来的预测,而 A 组是对现状/证据的评估。

    预测包含更多的不确定性,包含回归的效应。但是人们把它们当成同一个问题,这是一种“替代”效应,用容易的问题替代难的问题。

    启示9: 修正直觉的预测,4步走

    我们对未来的预测通常是不准的,作者给出了正确预测的 4 步走方法:
    1、列出平均值,即统计学基础概率
    2、对你要评估的现象估计一个估计值
    3、判断估计值和证据的相关系数(关联度)
    4、平均值+/- (| 平均值-估计值 | * 相关系数)

    例如,你要评估朱莉的期末成绩。
    1、估计朱莉所在年级的平均成绩,比如 85 分。
    2、根据朱莉的表现估计她的期末成绩。例如她很勤奋,平时考试成绩在 90分。你估计她期末能拿 95 分。
    3、判断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的相关系数。你认为有 80% 的相关度。
    4、那么(95-85)*0.8=8,85+8=93,朱莉的成绩预计是 93。注意因为朱莉的估计值(95分)远大于平均值(85分),所以最后是平均值+调整后的 8 分,如果估计值在平均值之下,则为-

    这个做法依据你的直觉做出,但能把直觉的影响削弱。

    启示10: 你无法重构过去的想法,你会根据发生过的事情改变过去的想法

    在你的想法改变之后,你很可能清除过去的想法。你会根据发生过的事情改变过去的想法,从而产生认知错觉。

    一个实验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前,请被试预测 15 个问题:毛泽东是否同意接见?美国是否会在外交上承认中国?美苏还能就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吗?等等

    访华结束后,再请这些人回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预测。如果一件事情真的发生了,他们就会夸大此前的预测。如果没有发生,他们会错误地回忆说,之前就觉得这事不太可能。

    启示11: 结果偏见/后见之明会让我们产生认知偏差

    所谓结果偏见,指的是以事情的结果(尤其是重大的不好的事情)为前提,来评判决策的过程。同时由于事情发生后,先前的想法被清除或更改,造成对事情的评判发生偏见。

    曾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坐滴滴去机场,司机问几点的飞机,作者回答时间充裕。司机慢悠悠开,结果走错路,导致飞机延误。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再提早一个小时去?这是一个结果偏见的例子。

    图片

    图片来自 Pexels

    作者分析,有两点原因不需要提前去:
    1、司机走错路是小概率事件,你提前去也可能发生
    2、延误和效率之间有一个取舍。你真要保证不延误,咋不睡机场呢?

    所以结果偏见会高估小概率事件,忽视当时对于其他选项例如效率、成本等的选择。

    在外科手术中也常有这样的事情,本来一切按常规流程操作,手术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情况导致手术失败,病人死亡。陪审团更倾向于相信手术本来就存在风险且主刀医生应该比其他人更清楚这一点。

    后见之明使观察者不是根据判断过程的合理性来评估一个判断的好坏,而是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

    启示12:我们只记得巅峰和终局的体验

    峰终定律:我们体验事物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巅峰与终局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坏体验的比重、时间长短,对记忆基本没有影响。

    有一个实验,患者做结肠镜时,每隔几分钟让他们对自己的痛苦程度打分(实验当时麻醉还没应用到这些检查中)。检查结束时再次询问:从整体上为这次检查的痛苦程度打分(毫无人性的实验hhh)。A、B 两个患者分数如图,请问最后整体评估时,谁更不痛苦?

    图片

    没想到吧,居然是 B。虽然 B 的持续时间更长,但是由于“峰”大家差不多,“终”他的体验更好,所以他更不痛苦。

    另外有一个冰手实验,被试被告知总共会进行 3 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用一只手浸入冷水中(冷但可以忍受)60秒,等待 7 分钟。之后第二次实验,在同样温度的水中浸泡 60 秒,然后水中加入温度稍高的水,使水的温度上升 1 度,浸泡 30 秒。

    图片

    图片来自 Pexels

    之后问被试,第三次实验需要重复刚才的某次实验,你想选哪个?

    大部分人选择第二个。理论上来说,第二个实验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又痛苦了 30 秒。但是由于“终”的体验好,反而觉得没那么痛苦。

    启示13: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是不同的

    经验自我回答“现在疼吗?”,记忆自我回答“总体感觉如何”。上一条启示体现了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是不同的。

    在冰手实验中,第一次实验,经验自我体验到了 60 秒的痛苦,第二次体验到了 90 秒的痛苦。经验自我会认为第二次更痛苦。而记忆自我却认为第一次更痛苦。

    这在医学上是很有启示的。到底是病人经验自我的痛苦重要还是记忆自我的痛苦重要?

    如果记忆自我的痛苦重要,那么缓缓减少痛苦比极速降低痛苦更好,因为前者在最后一次体验到的痛苦远小于后者。而且降低最痛时的痛感比减少疼痛过程更为重要。

    启示14:关心他人通常是关心他人的故事完整性,而不是他人的感受

    歌剧《茶花女》中,年轻贵族爱上了出身风尘的女子依然贵族的父亲阻碍了两人交往。女子后来身患重病,临死前想再见一面心上人。贵族听到消息,匆匆赶往她所在的城市。

    作者说,最后的 10 分钟是最揪人心弦的。他到底能不能及时赶到?他们到底能不能重逢?作者记得女主去世的时候是 28 岁,后来他发现是 27 岁。虽然女主“错失”了 1 年的人生,但作者并没有什么感觉。而如果她错失了生命最后 10 分钟没有见到爱人,作者会觉得很惋惜。

    作者由此引申得出,我们关心一个人,很多时候在意的是他人故事的完整性,而不是他人真实的感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会催婚。

    图片

    图片来自 Pexels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