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正确评价自己是理性决策的基础

table of contents

    批判性思维-正确评价自己是理性决策的基础

    0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觉得自己组织活动的能力还不错,结果每次由你组织的活动都漏洞百出、尴尬不断;

    觉得自己不擅长讲话,结果被推上台后对产品的一通介绍却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多次项目提案被否后,就觉得自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失去了再次尝试的勇气。

    如果你经历过这些情形,或者对这些情形有所耳闻,那么你也在被“自评错觉”所影响。

    那么,什么是“自评错觉”呢?

    简单来说,它是指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成就或者价值等,做出的不准确的评估。

    或者过高的自我评估,它像一面虚幻的镜子,只会让我们看到超过自己实际水平的能力,导致我们过于自负,影响成长。

    或者过低的自我评估,它像一面扭曲的镜子,它使我们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导致我们缺乏自信,限制发展。

    02.

    我们在这里谈论“自评错觉”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它的影响,并做好预防。

    那么“自评错觉”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或者危害呢?这里主要总结了三点:

    首先,影响个人成长。

    如果高估自己,我们可能会挑战过高的任务,从而导致失败。

    实际能跑5公里,却觉得自己可以拿下10公里,结果刚过半就跑不动了。

    如果低估了自己,我们可能会选择过于简单的任务,无法提升。

    实际能跑5公里,却觉得自己只能跑1公里,长此以往就无法提升长跑能力。

    其次,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高估自己,我们可能会在团队合作中过于自信,而忽视他人的建议。

    你们都没我考虑的周全,请保留意见,听我的——时间久了就没人和你玩了。

    如果低估了自己,我们可能会在团队合作中过于消极,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

    对这事我不是很了解,你们专业,你们说了算——时间久了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透明人。

    最后,影响自身情绪。

    如果高估自己,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就更容易感到沮丧、失落,甚至怀疑自己。

    明明我可以拿下10公里,怎么刚过半就跑不动了,是我体能下降了,还是我根本就不适合跑长跑。

    如果低估了自己,在面对成功时我们可能感到不安。

    总觉得自己只能跑1公里,结果拿下5公里的奖牌,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心里不踏实。

    03.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减少,甚至避免“自评错觉”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这里对应的总结了三条建议:

    第一,学会反思,客观地评价自己。

    养成定期自我反思的习惯,对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观点、行为进行反思。

    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及不足,坦然接受优点,虚心改进不足,避免过于自满或自责。

    第二,寻求反馈,多方面认知自我。

    和家人、朋友、同事多交流,听听他们如何评价自己的为人处事。

    尤其要关注他们对自己的批评和建议,不是为了记仇,而是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知自己。

    第三,保持心态,从容地看待得失。

    无论我们实际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估的能力如何,也不管我们面对怎样的结果,都应该尝试着保持自己的心态。

    倘若结果不理想,不要沮丧,没关系,我们找原因,调整目标或改善方法,重新再来;

    或者结果很惊艳,也不要过于兴奋,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就有这样的能力,本该如此,就坦然接受。

    只要能做到这些,我们就能更准确地认识自我、改善人际关系,更好地推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以上,我们简单的聊了自评错觉这种偏差认知。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