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啥都没要,你总不能跑上门送人头吧

table of contents

    别人啥都没要,你总不能跑上门送人头吧

    01.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魏国和秦国在华阳干了一架,魏国败了。魏老板为了表示和好的诚意,准备亲自到秦国去朝贡。

    作为高管的周䜣(xin)急了,这不是羊入虎口吗?于是,他力劝魏老板。

    周䜣:老大能不能换种方式,或者把这行程往后拖一拖,最好别去。

    魏王:你是担心我回不来吧?许绾曾向我发誓保证过,‘如果我回不来,就砍了他的脑袋’,谁会用性命开玩笑呢。

    周䜣:秦国的意图无法猜测,危险性如同不可测量的深渊;而许绾的脑袋就像老鼠的脑袋一样。现在让您跳入深渊,而用一只老鼠的脑袋担保您会平安无事。我私下里认为您不能这样做。

    从对话中可以听出,魏老板不是不怕亲自去秦国,而是有人用性命起誓能保障他的安全。

    依此,他就有了自己的推断:

    以性命担保的事,一定是有把握的

    许绾以性命担保(我去秦国能安全返回)

    ------------

    所以,许绾对保障我安全返回一定有把握

    因为相信许绾,所以也就打消了自己担惊受怕的顾虑,决定亲自前往。

    然而周䜣却持反对意见,觉得不可行!因为“许绾以性命担保”不够分量、没有意义。

    做最坏的考虑:假设“魏老板亲自前往而陷入危难”——无法返回魏国,甚至客死他乡;许绾搭上性命。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魏老板遇难,魏国整体动荡

    许绾掉脑袋,小部分人受损

    国家动荡远比小部分人受损危害大

    ------------

    则,魏老板遇难远比许绾掉脑袋严重

    所以,即便许绾以性命担保,周䜣也不愿意让魏老板立于危墙之下。

    02.

    魏老板听了,没有表态。说的道理好像能讲通,但是…听着很刺耳。

    周䜣见状继续发问,试图说服魏老板放弃这趟行程。

    周䜣:老大,您认为丢了(都城)大梁和丢了(属地)河内哪个更严重?

    魏王:丢了大梁更严重。

    周䜣:那么,丢了大梁和丢了(君主)性命哪个更严重?

    魏王:当然掉了性命更严重。

    周䜣:河内、大梁、性命,这三者当中性命是最重要的,河内是最次要的。秦国还没有索要最次要的,您却主动送上了最重要的,这可行吗?

    不得不说,周䜣说服的逻辑很清晰,但不一定会起效,为啥呢?说话方式不讨喜。

    我们看他的说服逻辑:

    (都城)大梁比(属地)河内重要

    (君主)性命比(都城)大梁重要

    ------------

    则,(三者中)君王性命最重要

    越是重要的东西,越得自己护着

    ------------

    君王性命越得自己护着

    再者,关于给秦国东西:

    只要秦国不要,就不用给

    秦国没有要什么

    ------------

    所以,魏国不用给

    可是,如果魏老板亲自前往,就意味着他把本该由自己护着的最重要的东西,在对方没有索要的情况下给了出去,这不是傻嘛!

    听听周䜣这说法,他的说服能起作用才怪呢,这语气能把人噎死。

    即使你说的道理都对,我也很难接受,我不要面子了吗?!我还是不是你老板了,像孙子一样在这听你训。

    魏老板自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03.

    不采纳周䜣的建议没关系,但为了魏国考虑魏老板确实不能亲自去。

    既然周䜣讲话让老板下不了台,那就换个人继续劝说。这次换成了另一位高管——支期。

    支期:大王稍安勿躁,咱们先看看楚王动静,如果他去秦国的话,您就带几辆车先他到秦国;如果他不去的话,您也就不用去了,毕竟楚、魏联合,能抵抗秦国。

    于是,魏老板答应了取消去秦国的计划。

    支期较之于周䜣的聪明,体现的劝谏老板“不要做”的同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

    并且,这些对策不是以“决定了”的姿态说出,而是以一种“让领导做决定”的方式表达的:

    如果楚王去,您就先他到达

    如果楚王不去,您也不用去

    楚王去,或者不去

    ------------

    则,您去,或者不去

    您只需要和楚王保持步调一致,就行。因为楚、魏联合能与秦国抗衡,君王及国家的安全就有保障。

    当然了,成年人的世界怎么能“说放鸽子就放”呢?魏老板也想做个守信的君子,也有自己的顾虑。

    魏王:可是我已经和秦国的应侯范睢约好了,现在不去的话就是欺骗他呀。

    支期:大王您不用担心,我让长信侯去应侯那里说说,您只要配合我一下就成。

    随后,支期告诉了魏老板计划——

    他先去召见长信侯,并唬住他,然后带他来见魏老板。到时候,魏老板只要佯装重病,即可。

    04.

    于是支期来到了长信侯的住处,黑着脸,严肃地传话。

    支期:大王下令召见您。

    长信候:所为何事?是去秦国的事吗?

    支期:我不知道,只知道大王很着急。

    长信侯:我支持大王去秦国,还不是为了魏国?

    支期:您是乐意死,还是乐意活?乐意贫穷,还是乐意富贵?您先得为自己打算,之后再替魏国打算吧!

    这番话说的长信侯脊背发凉,不由得有了推理:

    如果被认为危害魏国,则性命不保

    (我支持魏老板入秦,一旦)被认为危害魏国

    ------------

    那么,我的性命不保

    支期话里话外都暗示着“你的性命不保”,这还了得,莫不是要挂在这里了。

    长信侯腿肚子直打哆嗦,想摇人,提议等楼缓将军过来,让他陪着一起去见魏老板。结果被制止——

    支期:大王紧急召见,您拖延不去的话,恐怕鲜血就要溅在您衣襟上了!

    这句话就像一把刀,架在了长信侯脖子上:

    大王紧急召见,如果违背王令,则按律当斩

    (等人是拖延,未及时响应)违背了王令

    ------------

    那么,你(长信侯)按律当斩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等啥等,再等就掉脑袋了,赶紧起身去拜见魏老板。

    魏王:我病得厉害,咋办呢?之前和应侯约好了去秦国,现在即便是死在路上,我也得去嘛,哎呦~

    长信侯:大王不要去了!我能让应侯取消这次约见,请大王不要担忧,安心养病。

    刚刚吓得要死的长信侯,此时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听了魏老板的正话反说,明白自己得赶紧撇开“让魏老板入秦”的打算。因为他意识到了:

    支持魏老板入秦,会被认为危害魏国,性命不保

    阻止魏老板入秦,会被认为利于魏国,保全性命

    支持魏老板入秦,或者阻止

    ------------

    我性命不保,或者保全性命

    很明显,是个人都会选“保全性命”,也就是“阻止魏老板入秦”。具体怎么操作呢?

    只要邀请人(秦国应侯)取消约见,魏老板不入秦也就顺理成章了:无约,则不往。

    果真,经过长信侯的游说,应侯取消了约见邀请,使魏老板躲过了一场劫难。

    可见,战国时代的国际政治,充满了尔虞我诈,要应对这样的场面,能人义士也是绞尽了脑汁。

    好在,这样的折腾能够避免魏老板陷入悲惨境地,也保全了魏国。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