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象深刻有了模型树之后,你会慢慢对你遇到过的所有知识,都印象深刻。而且,你再也不需要记单个的、孤立的、浩如烟海的知识点了!你只需要记几个思维模型,而这并不需要多大的记忆量。从二八法则来说,此生对你生命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也就是那20%的思维模型。假设每个领域10个思维模型,你此生需要掌握的思维模型也就是一两百个,掌握了这一两百个思维模型,基本上你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甚至,这些思维模型也不需要你刻意去记。在「结网式学习」之下,你每一次把新知识放进模型树的过程中,就进行了一次思考。你在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而这,会不断刺激你的相关神经元。就像蜘蛛网一样,一个地方动了,整个蜘蛛网都会跟着动起来。结网式学习也一样,虽然你每次学的是一个知识点,但是因为所有知识点都连成了一张网,只要你思考了一次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整个模型树就被你重新记忆了一遍。所以,你对每个思维模型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② 验证对比结网式学习的第二个好处,就是你每学了一个新知识之后,就做了一次对比验证。你在跟旧知识做对比,验证旧知识是否准确,是否完善。而且如果你学习的不是普通人的知识,而是巨人的知识,那么你就相当于在用「巨人验证巨人,巨人完善巨人,巨人批判巨人」。我认为这是批判性思维的至高境界。当你阅历尚浅的时候,你根本无法分辨巨人的知识对不对,你只能先把巨人的知识先吸纳进模型树,然后下次遇到另一个巨人的时候,两者进行对比验证。这是我自创的批判性思维,分享给你。朋友前两天还在问我:“我发现你有个很厉害的能力,你的迭代能力非常强,从存量思维到五维学习法,到动静学习法,到模型树,这迭代速度也太吓人了,怎么做到的?”其实就是这个验证对比,我用模型树+主题阅读,找很多巨人,让巨人互相验证彼此,完善彼此,批判彼此,最后就能源源不断的迭代。③ 促进迭代除了验证对比可以促进迭代之外,模型树本身也能促进迭代。对于新手来说,你们一开始用这个学习方法,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你们的框架不科学。你们的框架非常大,不够精准,不够高级,不满足MECE原则。MECE原则:不重复、不遗漏。所以,你们每学到一个新知识,放进模型树的过程,你们会斟酌自己搭建的框架是不是有问题,你们给思维模型取的名字是不是不够精确?比如我曾经给这个学习方法取名「存量思维」,现在改为「模型树」,就是一次巨大的迭代。④ 核聚变效应巨人查理·芒格有个牛皮的模型,叫做lollapalooza效应。(名字有点长,他自创的。。。)什么是lollapalooza效应?有两个解释:解释一:lollapalooza效应是芒格为那些相互强化,并极大地放大彼此效应的因素,发明的词组。解释二:多个互相联系的同向因素,叠加后产生了极强的放大作用,的效应的统称。你可以理解为「核聚变效应」。它的意思也很简单,你可以理解为:1+1=n;或者100+100=10000000000。这就是「结网式学习」的魅力。所有知识就像一张蜘蛛网,每个知识点交织在一起,它们之间就会发生核聚变反应。最后会诞生一个啥伟大的东西出来我也不知道,这每个人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模型树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一年里,我深深感受到这种核聚变效应的强悍,这个模型树就是这样悟到的。⑤ 帮你搭建知识体系很多读者,包括我的一些好朋友,都在问我如何搭建知识体系。现在我告诉你们,模型树就是搭建知识体系最好的学习方法,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想象一颗参天巨树,从主干,到枝干,到枝丫,到叶子,到果实。每一个知识都在它该在的地方,它们互相联系,却又层次分明,就像一座金字塔。我用这套学习方法也不过才一年,现在已经搭建好了很多领域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商业、人际、表达、写作、自律……从此刻起,用模型树构建属于你的知识体系吧。好处二:外接大脑1、死记硬背VS外接大脑我发现我们大多数人在学习上有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我们总认为,学习就是要把过往所学的东西统统记在大脑里。不知道是什么让我们天真的以为,我们可以记住这么庞大的知识量。我经常收到这类消息,问我如何读书,问我一本书读完就等于忘完该怎么办?这就是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我们以为学习就是记忆。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这完完全全的错了,南辕北辙的错了。想想看,你中学背了那么多知识,现在还记得多少?你在知乎、在公众号看了那么多文章,现在还记得多少?我们的大脑本身就不善于记忆。人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人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人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这句话我重复三遍,希望你们能明白吧。遗憾的是,我知道大部分人都不会明白这个道理。更可笑的是,现在机器都已经开始向人类学习如何思考,而我们人类却在向机器学习如何记忆。你花一个学期,吭哧吭哧把几本书的重要知识点背了下来;而人工智能几秒钟背下了整个图书馆。真是以卵击石。那怎么办?使用模型树一年以来,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记忆浩如烟海的知识。我们只需要一个「外接大脑」,让它代替我们记忆就好。这有点像给你的大脑植入了一个芯片,你可以把你所学的所有知识都存进去,你自己的大脑,那个更高级的神经元大脑,只负责思考就好。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朝着这条方向进化,这并不是多难的事,比起马斯克的魔法帽来说。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学习方式「外接大脑」。外接大脑负责储存知识,而我们本身的神经元大脑只需要负责思考即可,另外记少量的思维模型。2、外接大脑的具体好处 外接大脑主要有3个好处,第一,肯定是辅助我们记忆,帮我们减轻记忆负担;第二,它必须是永久储存,不能像人一样老是忘记;第三,我们要提取这些知识的时候,能够一键搜索。但是鉴于我们现在还没有研发出这种可以植入大脑的芯片,我们只能另寻它物。我选择了云笔记,虽然没有芯片那么快速,还需要人为的复制粘贴。但好处就是,你再也不需要去记忆那些浩如烟海的知识点了。① 辅助记忆我是个记性非常不好的人,高中的时候,每次默写单词,同学们只记几遍就记住了,而我需要花3倍于他们的时间。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学了那么多好东西,基本上都忘得一干二净了。直到大三以后,我开始用「外接大脑」来学习,我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我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记忆问题,云笔记替代了我的记忆工作,我开始抽身出来,把更多精力花在思考上。奇怪的是,我反而对所有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了。后来我才慢慢理解,这是一种降维打击。虽然云笔记接替了我的记忆工作,但是由于模型树属于「结网式学习」,我每一次把新知识放进模型树的过程,就加深了一次对整个思维模型的理解。就好比,我把一个单词反复的背了几百遍,而且是以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在背。回到读者问的那些灵魂问题:看书看完就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该怎么办?兄弟,你这是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啊。你的任务根本不是记忆,而是思考,记忆交给外接大脑来做就好了。 ② 永久储存我此生最心疼的事之一,就是「我曾路过浩如烟海的知识,而今已形同陌路」。我看过那么多好书,看过那么多好文章,听了那么多得到音频,学了那么多混沌大学课程……而今记得的只有寥寥几个思维模型。当然,不能说这些时间和精力都完全白费了,但是如果我再早三年悟到「模型树」,把它们永久的储存下来,此刻的我会不会是另一个更强大的存在?没错,这就是外接大脑的第二个好处,你不仅不需要记忆,而且还能把你今后此生所遇见的所有知识,永久储存下来。永久,永久的,储存下来!当我把这个学习方法分享给我的朋友时,他激动的说了一句话,这句话简直太精彩了,分享给你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