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诉诸恐惧的谬误
01.
我们来看这几句话——
再这样持续性熬夜,容易猝死
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算完了
做不好这个,你就只能做loser
投票给他就是投给了恐怖分子
上面四句话的观点你认同么?
不管认同不认同,第一感觉是:挺吓人!
什么猝死、这辈子完了、只能做loser、支持恐怖分子…没一个是好东西,都是我们避而不及的。
似乎只有认同并遵从了它们的前提——不熬夜、得考大学、做好XX、投票给他,才能避免这些吓人的情形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
类似于这样,试图通过展示吓人的景象(这一威吓手段)来吓唬人们去认同某种观点,或做出某项行为,就犯了诉诸恐惧的逻辑谬误。
其中,最简单的形式是威胁他人,最特殊的则是诉诸武力的“论证”——以武力压迫,使对方心生恐惧从而认可。
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特殊的,但凡用恐惧来代替推理和判断,迫使人们就某个问题采取某种立场的行为,就是在诉诸恐惧。
02.
当人恐惧时,就可能被它轻易迷惑,“失去了”清晰思考的能力,更容易陷入盲从。
一旦我们为恐惧所迷惑,就可能忘了去追究说话的人是否给出了充足的证据,能证明这种吓人情景确实是存在的。
比如,我们在谈“全球变暖”,大强描绘了一幅令人非常担忧的情景,以至其他人都没注意到大强仅仅是描绘,而没有提供全球变暖的证据。
诉诸恐惧的另一种影响,它可能使我们因为对事情A的担忧,而影响到对另一件无关事情B的评价。
比如,你看中了一户漂亮的房子,还在考虑是否购买,继之又听到售楼顾问告诉(吓唬)你说“下午还约了两个顾客来看,或许能订下来。”
这时候,你可能会超出预算能力而高估它的价格,或者先前不满意的地方也似乎能接受了,想着自己得先订,占着。
03.
后果是如此令人担忧,以至于它们似乎不需要证明了——批判性思维者,必须时刻觉察自己的这种想法,并与之斗争。
要避免被诉诸恐惧的逻辑谬误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有两个方法:
| 拿证据来!
既然是用恐吓替代了证据,那么就把证据给翻一翻。
当听到“熬夜易猝死”,猝死我怕不怕呢?当然怕。但是熬夜和猝死之间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吗?
如果是,拿证据来!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能证明,则认同。
| 我怕什么?
既然是因为对一件事的恐惧而导致的对另一件事的误判,那么就搞清楚我的怕与什么相关。
当听到“再不买就没优惠了”,我们是怕买不到这个东西,还是怕失去占便宜(优惠)的机会?
最好不要因为怕失去几块钱的优惠,而花几千块买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
当然,含有“威吓”信息的观点也不都是诉诸恐惧,比如合理警告:
小心那条蛇——它有剧毒
这话听着很吓人,但这个警告无论是警告者还是被提醒者,都没犯推理错误。
以上就是我们对诉诸恐惧谬误的简单介绍
转载请注明来源:批判性思维-诉诸恐惧的谬误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