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学习法2.0:如何才能把学习效率发挥到极致
所谓陈述性记忆,就是指那些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所谓程序性知识,就是指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知识。
但现在问题来了,懂了这个有啥意义呢?
意义很大,懂了这个,我们就可以对所有知识,分别制定出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了。
自从我懂了动静学习法之后,我的整个「学习方式」或者说「学习习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这个改变是什么呢?
这个改变就是,我开始能够很好地平衡「理论」跟「实践」之间的关系,开始能很好地平衡「巨人思维」跟「做中学习」之间的关系。
然而我却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是不懂这个道理的。
大多数人的心中只能接受一种观念,要么就是理论很重要,所以大量看书,但很少实践;要么就是实践很重要,读书没有用,所以基本不看书。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如此着重强调动静学习法很重要”的原因。
一、巨人的重要性
首先,动静学习法告诉了我们一个最最底层的道理。
就是我们一生之中所学的所有知识都分为两类:一类是能通过语言传达的,一类是无法通过语言传达的。
如果一个知识,它能通过语言传达,我们就可以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通过巨人的肩膀,我们的学习时间可以从「几年甚至几千年明白一个知识」缩短为「几个小时明白一个知识」。
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人类通过几千年的探索才获得;而现在,我们只需要花一节课就获得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生命得到了极大的节约。
同样的,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你所要学习的领域是有巨人的,那么一定要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因为这能极大地帮你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极大地帮你提升你的学习效率。
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静态学习的效率=动态学习的效率。
也就是下图中的G点:
b代表动态学习(自己在行动中摸索)
于是我们得出了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在G点之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在G点之后,自己去行动中学习。
这是动静学习法的第一个意义,它告诉我们在G点之前,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这样学习效率才能达到最大化。
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鲜有人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喜欢看书,不知识付费,也不好意思开口请教别人,所以学习速度特别慢。
前面说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一类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只能自己在行动中领悟。
而我们大多数学习是,语言只能表达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属于微观体感,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
所以,我们必须要行动。
注:目前科学家们也没有研究清楚语言的边界在哪,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一切涉及到行动、应用、运动类的知识,必然有一部分知识是无法通过语言完全表达的。
比如管理、营销、写作、演讲、穿搭、开车、游泳……都存在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部分,这部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自己在行动中自学,别人无法教你。
就拿穿搭来说,它所有的知识,静态+动态,我们看成满满一杯子。
问:我们怎么才能装满这个杯子呢?
还记得小时候语文课学过的一篇文章吗?
徒弟以为自己懂了,其实他懂的只是师父能用语言传授给他的部分,也就是宏观套路。
就像这个杯子里的石头,其实中间还有很多缝隙,这些缝隙就是微观体感,是师父无法通过语言传授的知识。
沙子和水就是微观体感,是动态学习。这部分知识无法通过语言传授,只能你自己去行动中领悟。
这就是动静学习法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终究是有穷尽的一天的。
那天之后,我们再通过巨人就很难学到什么东西了;或者说,那天之后,我们通过向巨人学习所带来的成长,已经远远不如我们自己去行动中学习的成长大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及时、立马地从理论中抽身出来,回到现实世界,去真实地行动,在行动中学习。
除此之外,动静学习法最牛逼的一个启示是:
拿到一个东西,先别忙着学,花一分钟时间思考一下这件事动态与静态之间的大致比例。
通常来讲,这个东西越复杂,越难用语言表达,微观体感就越多,你就越需要多行动。
举个例子:
比如穿搭,它静态学习的与动态学习的比例可能是7:3,那么我们就花70%的时间来向巨人学习,最后花30%的时间来行动,买几件衣服穿穿看。
比如管理,它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的比例可能是5:5,那么我们就花50%的时间来看书,花50%的时间来实际管理一个团队。
比如演讲,它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的比例可能是2:8,那么行动就非常重要了,我们要花80%的时间来练习,剩下20%的时间留给看书和课程。
这是动静学习法给我们的启示,学任何东西之前,你必须明白这个东西静态与动态之间的大致比例。
不要只学习不行动,也不要只行动不学习。要找到那个比例,然后合理分配二者之间的时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学习效率发挥到极致。
转载请注明来源:动静学习法2.0:如何才能把学习效率发挥到极致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