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挨打被欺负,要么跟着我当小弟

table of contents

    要么挨打被欺负,要么跟着我当小弟

     

    01.

    生存?毁灭?这是个问题。

    明争暗斗的战国,加入联盟争取盟友互助,对于自保和发展尤为重要。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加入怎样的联盟,拥有怎样的盟友?这决定着一个诸侯国的命运。

    魏国的魏老板就遇到了这样的抉择,前有苏秦来劝他加入合纵联盟,接着来了张仪又劝他加入连横联盟。两个敌对的阵营,听谁呢?

    张仪代表秦国,推行连横政策,他游说魏老板。

    魏国土地不大,面积不足千里;士兵不多,超不过三十万。

    地势平坦,无险山大川做要塞;交通便利,别人能轻易到达。

    而且四周都是强国,守境困难,边防压力巨大。

    一开口张仪就细数魏国的各类条件,给魏老板暗示:魏国实力不强!

    国土面积小,难发展

    士兵数量少,力量弱

    地形要塞无,防御差

    四周强国多,压力大

    ------------

    结论:魏国实力不强

    接着,张仪设置了一系列两难困境,让魏老板往里面钻。

    他给魏老板继续讲——

    魏国所处位置腹背受敌,很不乐观:

    如果向南亲近楚国而疏远了齐国,那齐国就会从东面来犯;但不亲近楚国,它就会从南面来打你。

    如果向东亲近齐国而疏远了赵国,那赵国准会由北面来打你。

    如果亲近赵国却不与韩国联合,那么韩国就会从西边来进犯。

    这里张仪设置的假两难困境,给出的情形都是弊端:

    要么亲近楚国,得罪齐国被打

    要么疏远楚国,而被楚国打

    亲近楚国或者疏远楚国

    ------------

    总之,魏国都是挨打

    要么亲近齐国,被赵国打

    要么亲近赵国,被韩国打

    魏国亲近齐国或者赵国

    ------------

    总之,魏国都是挨打

    在张仪的陈述中,不管你魏国怎么选,你都是错,你都得挨打,你的处境都很危险。

    只是,他(张仪)刻意地隐藏了“魏国亲近他国的利好”,也隐藏了“魏国与多个诸侯国同时亲近”的可能性。

    02.

    张仪的游说,一开始就给魏老板罩上了一片乌云。

    接着,他没有回避对手——主张合纵的苏秦,话锋直至合纵联盟。

    合纵联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相互支援、增强实力,以保社稷安定。因此,成员之间约定结成兄弟,歃血为盟,宣誓信守盟约。

    但是,即便是亲兄弟,为了争夺钱财也会大打出手。

    一句话,你参加的合纵联盟不可靠,一旦遇到利益冲突就会瓦解。

    即使是兄弟,也会因利益而冲突

    盟友之间的感情不如兄弟亲

    ------------

    一旦有利益必然会冲突甚至闹掰

    若宽泛地讲不具说服力,那么就来假设一下——

    若大王不亲近秦国,秦国就会胁迫卫国夺取晋阳,斩断赵国南下支援魏国的路。

    一旦秦国攻打魏国,赵国就无法支援,它就违背了“相互支援”的盟约,而您只能独自抵抗。

    秦国出手,就不单单是秦国了,他还会挟制韩国,两国联合一起攻打,那魏国离灭亡就不远了。

    在“不亲近秦国”的假设基础上,秦国的出手将瓦解合纵联盟:

    盟友要相互支援

    赵国和魏国是盟友

    ------------

    则,赵国和魏国要相互支援

    秦国斩断赵国支援魏国的路

    ------------

    则,赵国无法支援盟友魏国

    ------------

    则,赵国违背盟约

    盟约无法履行

    ------------

    则,合纵联盟名存实亡

    既然合纵联盟对魏国没有任何支持,又因此得罪了强大的秦国,秦国必然兴兵讨伐。

    而从秦、魏两军事实力对比来看,魏国远不如秦国:

    秦国强于魏国,开战魏国必败

    秦国联合韩国,更强于魏国

    秦韩联军与孤立的魏国开战

    ------------

    则,魏国必败甚至可能灭国

    对于这样的结果,魏老板是不愿意看到的。张仪抓着这个点,表明了游说的目的——

    我为大王考虑,您不如侍奉秦国,一旦您和秦国结好,那么楚、韩两国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和秦国结好,秦国首先不会打你,同时你还可以借着秦国的势力威慑楚国,使他不再对你动心思,何乐而不为呢?

    03.

    当然了,给魏老板“排除困扰”解燃眉之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诸侯国,也得发展壮大。

    张仪代表秦国,表明魏国可以去攻打楚国抢地盘。

    秦国想要削弱楚国,而能抑制楚国的就是魏国。

    楚国虽有富足、强大的名声,但实际上很空虚;士兵虽多,但容易逃跑,不敢打硬仗。

    如果魏军向南讨伐,东边的齐国、北边的赵国、西边的韩国我秦国都给你盯着,你专心讨伐楚国必然能胜。

    这是张仪游说魏国加入连横联盟、侍奉秦国的利好:既能避免挨打,又能放心抢地盘。

    接着,他还不忘对主张合纵的说客再进行一轮攻击——

    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大多都在谋取私利。

    他们游说哪个国君,就会得到哪个国君的赏赐;联合成功一个诸侯,回国后就能被封为公侯。

    所以天下游说之士,都谈论合纵的好处。

    张仪在这里做了人身攻击的谬误:

    因为他们谋取私利,则人品不行

    因为人品不行,则其观点不可信

    ------------

    因为谋取私利,则观点不可信

    目的是“推出”:合纵的观点不可信。

    一旦是不可信的观点,即便它很微小、很微弱,都要尽可能地远离它们。

    毕竟,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需防患于未然。唯有此,才不至于被他们影响而做出不利于国家社稷的决定。

    魏王听后,连连致歉,表示愿意做秦国的藩臣,愿意修行宫、受封赏、春秋朝贡、割让土地。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