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诱,即便不合逻辑,也能达成目的

table of contents

    以利诱,即便不合逻辑,也能达成目的

     

    01.

    人之所以会身处险境,只因涉及了巨大利益争夺。

    人之所以会出手搭救,定是对利益的维护或获取。

    政治倾向及决策,决定着国家资源分配的流向,其中潜藏着巨大的利益争夺。

    春秋战国,谋士游说各诸侯,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涉到了诸侯国的内政,也常常把自己陷入险境之中。

    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就因为在游说齐王时,被齐王给杀了。

    他的同学、对手、主张连横的张仪,在游说楚怀王时,被楚怀王识破了骗术,直接给扣了下来,准备杀了他——

    楚国大臣靳尚,因为私下里拿了张仪和秦国很多好处,所以他想方设法的要救张仪。

    他先找自己的老板楚怀王,讲:老板,您扣了张仪,秦王必定因此愤怒,两国就可能闹掰。若各诸侯国见楚国与秦国不结盟了,也就不怎么重视您了。

    短短的一句话,其中包含了两个演绎推理,其中一个是:

    只要损伤了盟友,就会影响结盟

    (若)秦国张仪被楚国扣留杀害

    ------------

    秦与楚的结盟(将)破裂

    接着这个推理,又进行了利害关系说明:

    诸侯重视强国及有强联盟的国家

    (若)楚国失掉了秦国的强联盟

    ------------

    诸侯将不再重视楚国

    可见,靳尚的观点很明确:希望楚王放了张仪,因为拘留或者杀了张仪对楚国都不利!

    02.

    靳尚有靳尚的进言,楚王也有楚王的考虑。

    如果说放就放的话,不就显得我楚国怕秦国了不成,这我得权衡一下。于是,楚老板暂时没有回应靳尚。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靳尚这边急着救张仪,于是想到了给楚王吹“枕边风”。

    靳尚找到了楚王的宠妃郑袖,并且告诉她:她快要在大王面跟前失宠了。在郑袖的疑惑中,他给出了理由——

    张仪是秦王的忠信大臣,如今楚王把他给扣了,秦王一定会想办法让楚王放了他的。

    秦王打算通过讨楚王欢心来换回张仪。

    为此,他愿意把一个公主嫁给楚王,同时挑选了懂音乐的宫女,准备了各种金玉宝器,以及上庸六个县的土地,来作为她的陪嫁。

    而楚王必定很喜欢那位秦国的公主,而她依靠着强大的秦国来抬高身价,又有珠宝和土地作资本,她势必会被立为王后。

    当楚王沉迷于享乐时,必定会宠爱秦国公主而把您忘掉,您就逐渐地被大王轻视、疏远了。

    靳尚在这里给郑袖的解释,看似应用了因果推理,实则是滑坡谬误:

    如果楚王不放张仪,秦王就会来讨好

    如果秦王想讨好,就会嫁公主给楚王

    如果楚王娶了公主,就会沉迷于公主

    如果楚王沉迷于公主,郑袖就会被疏远

    ------------

    如果楚王不放张仪,郑袖就会被疏远

    原本两国的邦交,不管后宫什么事,谁曾想郑袖被靳尚硬生生地给扯了进来,因为“关联”到了她的利益。

    03.

    郑袖听完之后,急了。不能让大王不宠爱我呀,得想办法。

    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什么办法,转头就问靳尚有什么好主意,如何才能帮她化解这个局面?

    靳尚一听机会来了,于是讲到——

    您可以劝说大王将张仪给放了,这样就没有了秦王嫁公主,您的地位也能保住。

    靳尚真是懂女人心,知道郑袖最怕什么,顺势而为的在引导。

    借助先前推导出的结论做大前提,又做了一个条件推理:

    只要张仪被拘押,你就不会失宠

    你(郑袖)不愿意失宠

    ------------

    不能让张仪被拘押(放了他)

    条件推理中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的形式,推理有效。

    靳尚通过这个推理给了郑袖应对策略,同时又不忘给她讲讲利好——

    如果张仪被放了,心里就会感激您,秦国也必定会尊重您。

    这样您在国内能够拥有高贵的地位,在国外又能与秦国交好,您的子孙必然会成为楚国的太子。

    靳尚描述的利好很吸引人,他通过一个条件推理展示了出来:

    如果您(劝说楚王)放了张仪,会得到更多

    您(想要)高贵的地位和子孙富贵

    ------------

    您(就需劝说楚王)放了张仪

    于是,郑袖马上就开始去说服楚王,最终放了张仪。

    可见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得找关键的人,以满足他的核心诉求为条件,来促使他为你的目的服务。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