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所有人都爱钱”为真,可推出哪三个判断
当我们知道一个判断类型及其真假时,对应的其他三种同素材判断是什么,及其真假如何。
-01-
由"对当方阵"看举一反三
上一篇提到的"对当方阵",是帮助我们记忆判断之间各种关系的工具。
若只看它本身,则它并没有什么意义;但由它表示出来的判断之间的四种关系,对于我们正确地进行思维——从一个思想符合逻辑的推出另一个思想,却有很大的意义。
一旦我们知道了A、E、I、O四个基本类型中的任意一个判断,就可以依照图中展示的关系“举一反三”推出另外三个判断,也就是推出另外三个思想。
同时,只要确定了这一个判断的真假,依照关系规则,就可正确地推出另外三个判断的真假,或“真假不定”的情形;如果违反了“对当方阵”里展示的关系规则,就会出现逻辑上的错误。
-02-
由全称肯定判断A举一反三
首先我们从全称肯定判断A开始。例如“所有手机都是需要充电的”为全称肯定判断A,我们确定这个判断的内容是真的。由此——
根据反对关系,A真则E假。可知对应的全称否定判断E“任何手机都不是需要充电的”,判定的内容是假的。
根据差等关系,A真则I真。可知对应的特称肯定判断I“iPhone、华为、小米(即有些手机)是需要充电的”,判定的内容是真的。
根据矛盾关系,A真则O假。可知对应的特称否定判断O“iPhone、华为、小米(即有些手机)不是需要充电的”,判定的内容是假的。
再例如“所有电动汽车都是特斯拉设计生产的”为全称肯定判断A,我们确定这个判断的内容是假的。由此——
根据反对关系,A假则E真假不定。即单凭逻辑知识,我们无法知道对应的全称否定判断E“所有电动汽车都不是特斯拉设计生产的”,判定的内容是真是假。
根据差等关系,A假则I真假不定。即单凭逻辑知识,也无法知道对应的特称肯定判断I“有些电动汽车是特斯拉设计生产的”,判定的内容是真是假。
根据矛盾关系,A假则O真。可知对应的特称否定判断O“有些电动汽车(如比亚迪、小鹏等)不是特斯拉设计生产的”,判定的内容是真的。
-03-
由全称否定判断E举一反三
其次我们来看全称否定判断E。例如“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是逻辑混乱的”为全称否定判断E,我们确定这个判断的内容是真的。由此,
根据反对关系,E真则A假。可知对应的全称肯定判断A“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是逻辑混乱的”,判断的内容是假的。
根据差等关系,E真则O真。可知对应的特称否定判断O“苏格拉底、柏拉图(即有些人)不希望自己是逻辑混乱的”,判定的内容是真的。
根据矛盾关系,E真则I假。可知对应的特称肯定判断I“苏格拉底、柏拉图(即有些人)希望自己是逻辑混乱的”,判定的内容是假的。
再例如“所有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为全称否定判断E,我们确定这个判断的内容是假的。由此,
根据反对关系,E假则A真假不定。即单凭逻辑知识,我们无法知道对应的全称肯定判断A“所有的男人都是好东西”,判定的内容是真是假。
根据差等关系,E假则O真假不定。即单凭逻辑知识,也无法知道对应的特称否定判断O“有些男人不是好东西”,判定的内容是真是假。
根据矛盾关系,E假则I真。可知对应的特称肯定判断I“丁真、黄磊(即有些男人)是好东西”,判定的内容是真的。
-04-
由特称肯定判断I举一反三
再次我们来看看特称肯定判断I。例如“有些80后新晋富豪是白手起家的”为特称肯定判断I,我们确定这个判断的内容是真的。由此,
根据下反对关系,I真则O真假不定。即单凭逻辑知识,我们无法知道对应的特称否定判断O“有些80后新晋富豪不是白手起家的”,判定的内容是真是假。
根据差等关系,I真则A真假不定。即单凭逻辑知识,我们也无法知道对应的全称肯定判断A“所有80后新晋富豪是白手起家的”,判定的内容是真是假。
根据矛盾关系,I真则E假。可知对应的全称否定判断E“所有80后新晋富豪都不是白手起家的”,判定的内容是假的。
再例如“有些计算机是不需要电子芯片的”为特称肯定判断I,我们确定这个判断的内容是假的。由此,
根据下反对关系,I假则O真。可知对应的特称否定判断O“有些计算机不是不需要电子芯片的(即‘有些计算机需要电子芯片’)”,判定的内容是真的。
根据差等关系,I假则A假。可知对应的全称肯定判断A“所有计算机都是不需要电子芯片的”,判断的内容是假的。
根据矛盾关系,I假则E真。可知对应的全称否定判断E“所有计算机都不是不需要电子芯片的(即‘所有计算机都需要电子芯片’)”,判定的内容是真的。
-05-
由特称否定判断O举一反三
最后我们来看看特称否定判断O。例如“有些短视频内容不是杀时间的”为特称否定判断O,我们确定这个判断的内容是真的。由此,
根据下反对关系,O真则I真假不定。即单凭逻辑知识,我们无法知道对应的特称肯定判断I“有些短视频内容是杀时间的”,判定的内容是真是假。
根据差等关系,O真则E真假不定。即单凭逻辑知识,也无法知道对应的全称否定判断E“所有短视频内容都不是杀时间的”,判定的内容是真是假。
根据矛盾关系,O真则A假。可知对应的全称肯定判断A“所有短视频内容都是杀时间的”,判断的内容是假的。
再例如“有些经典著作不是导人向善的”为特称否定判断I,我们确定这个判断的内容是假的。由此,
根据下反对关系,O假则I真。可知对应的特称肯定判断I“有些经典著作是导人向善的”,判定的内容是真的。
根据差等关系,O假则E假。可知对应的全称否定判断E“所有经典著作都不是导人向善的”,判定的内容是假的。
根据矛盾关系,O假则A真。可知对应的全称肯定判断A“所有经典著作都是导人向善的”,判断的内容是真的。
-06-
举一反三列表
以上就是同素材判断之间如何实现“举一反三”的大体内容,我们可以把上述的种种情况整理成下表:
这张表中,有一点需特别注意:当A或E是假、I或O是真时,只能通过矛盾关系推出其余三个判断中的一个的真假,另两个真假不能确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硬推。
比如“A假则I真假不定”。如果有人从全称肯定判断A“所有电动汽车都是特斯拉设计生产的”判定内容为假。由此,
若推出特称肯定判断I“比亚迪·宋Pro、小鹏P7(有些电动汽车)是特斯拉设计生产的”,判定内容是假的——不符合客观事实,同时在逻辑上也是错误的。
若推出特称肯定判断I“Model S、Model X(有些电动汽车)是特斯拉设计生产的”,判定内容是真的——符合客观事实,但这只是偶合,在逻辑上还是算错误的。
这种因偶合情况而出现的“A假则I假”和“A假则I真”都不能算作思维的规则。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的规则,以此来为判定其他具体事物的状态做指导。
以上,就是我们根据“对当方阵”对四种基本判断之间进行“举一反三”关系的介绍
转载请注明来源:若“所有人都爱钱”为真,可推出哪三个判断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