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不成材活得久,家里的鹅不成材被刀宰
01.
《庄子·山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和学生们走到了山中,看见一棵高大的树,枝叶繁茂,伐木工却停在它旁,不砍伐。
于是庄子问他们:为什么不砍这课?
伐木工回答:它不成材,砍了没啥用处。
庄子听了,对学生们感慨道: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所以才能终享天年啊!
随后,庄子领着一行人出了山,到了老友家投宿。
老友非常高兴,便使唤童仆去宰只鹅款待他们。
童仆便问主人:家里那两只鹅,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宰哪只呢?
主人果断地讲:不能叫的!我养鹅是为了防盗护院,不会叫就没用处,不成材,还留它作甚?
庄子转身告诫学生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你们也看到了,那只会叫的鹅,由于成材了,所以被保留了下来;另一只不会叫——不成材,所以就被宰了。
第二天,有个学生疑惑地问庄子:昨天在山中遇见的大树,您说因为它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您朋友家的那只鹅,您又说因为它不成材而被宰了。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成材,还是不应该成材?
庄子连连点头笑道:问得好!问得好!你们其他人说说。
其他学生一脸问号,期待着庄子的回答。
庄子清了清嗓子讲到:做人嘛~就要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明白没?
学生摇头:不太明白,到底要成材还是不成材?
庄子:既不要成材,也不要不成材。
学生们:……
总之,学生们没有得到答案,云里雾里地听着老师讲了一堆高深莫测的大道理。
至于能不能懂,可能得靠他们各自的天赋去悟了吧。
我们在这里就试着梳理一下学生的疑问,以及庄子“两不可”矛盾形成的原因。
02.
庄子一行人,先在山中遇到了被伐木工称为“不成材”的大树。庄子可能的推理:
如果一颗树不成材,那么它就不会被砍伐
如果一棵树不会被砍伐,它就能保全性命
----------
如果一棵树不成材,它就能保全性命
这个是纯假言推理,逻辑形式为:
如果S,那么P
如果P,那么R
------------
如果S,那么R
则该推理有效。
将结论中具体内容——“一棵树”撇开,就得出结论:
如果不成材,就能保全性命
后来,到了庄子朋友家,听主人(庄子的朋友)吩咐把“不成材”的那只鹅宰了招待客人。庄子又做出推理:
如果一只鹅不成材,那么它就会被宰了
如果一只鹅被宰了,它就会失去性命
----------
如果一只鹅不成材,它就会失去性命
这个同样为纯假言推理,逻辑形式为:
如果S,那么P
如果P,那么R
------------
如果S,那么R
则该推理有效。
将结论中具体内容——“一只鹅”撇开,就得出了结论:
如果不成材,就会失去性命
前后一对比,学生就犯晕了。
不成材到底是“能保全性命”,还是“会失去性命”?
处在矛盾关系中的两个事物,必定一真一假。
到底哪个真,哪个假,把学生给弄糊涂了。请庄子解疑答惑。
03.
庄子经学生这么一问,也意识到了先前的教诲是矛盾的。
不成材,要么能保全性命,要么会失去性命
该逻辑形式为:
S,要么是P,要么是-P
这里能推出的只有两种情形:
“S是P”或“S是-P”
要承认“不成材,能保全性命”,不成材的鹅被宰了,是明显地反例;
要说成“不成材,会失去性命”,那棵大树立在那里又是活生生的反例。
怎么办?
庄子此时就故意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创造了第三种情形:
既不要成才,也不要不成材
转化成的逻辑形式为:
S既不是P,又不是-P
这个说法成了“两不可”,显然说不通。学生们弄不清楚,自然追问不止。
04.
经过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尴尬情形的根源在于——
庄子把“成材”与“保全性命”做了草率关联。
然而事实上,
树成材,可能被砍伐,丢了性命;鹅成材,会被用来护院,保全性命。
树不成材,不被砍伐,保全了性命;鹅不成材,会被宰了,丢了性命。
仅以这两个例子,无法概括出“成材”与“保全性命”的关系。树与鹅是这样,何况人呢?
若明确了它们之间没关系,庄子就可以继续他的教诲——
“是否能保全性命”不是成材与否的依据,顺从内心需求做出的选择才是。
或者“成材与否”都不是目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活在当下,才是最恰当地生命状态。
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树不成材活得久,家里的鹅不成材被刀宰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