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个例,代表不了全部

table of contents

    批判性思维- 个例,代表不了全部

    0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看到有人买彩票中了500万,这让我们对自己买彩票也会中大奖充满了期望。

    在网上看到某一明星的奢侈生活,就觉得这是明星们的普遍生活状态,从而开始羡慕嫉妒恨。

    当看到视频上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就觉得这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吃的日常餐食。

    其实这些都是由于代表性偏差所造成的偏差认知。

    那什么是“代表性偏差”呢?

    简单来说,它是指我们在做决策或评估时,过分依赖某些代表性的特征或信息,而忽视了整体和其他可能性。

    上面的例子中:彩票中大奖只是极少个例,而不是常态;只有极少数人在享受奢侈生活,而非大部分人;美食是多样性的,大家的口味也是,所以无法讲“应该”或“不应该”。

    代表性偏差一般表现为样本偏差和类比偏差,前者是选取的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整体,后者是根据特例去推断整个群体,两者都不可取。

    02.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代表性偏差”呢?

    因为它就像一副“有色眼镜”,一旦不摘掉它,我们就可能对事物形成错误的认知,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情况。

    具体来说,它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影响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

    如果我们只是根据某些外在的、表面的个别特征来评价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能力及价值…

    我们就可能忽略他人内在的、深层的整体性特征,从而导致对他人的误解或偏见。

    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

    如果我们只根据某些片面的、局部的信息,就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趋势…

    我们就可能忽略它的全貌、或者全局特性,从而导致对事情的误读或误导。

    影响我们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

    如果我们只根据某些符合自己期望或偏好的数据,来判断一个未来的可能性或正确性…

    我们就可能忽略它的不确定性或多样性,从而导致对它的过度自信或盲目跟从。

    总的来说,它会影响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以及对未来的认识和评价,进而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03.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减少,甚至避免“代表性偏差”的出现呢?

    这里总结出了三条具体建议:

    | 首先:多收集和分析信息

    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或事时,不要只看到它最显眼或最吸引人的特征或信息。

    而需要尽量收集更全面、客观、可靠的信息,并用逻辑和数据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 其次:多考虑和比较情况

    当我们面对一个事物或事件时,不要只看它最极端或最异常的数据或结果。

    而要尽量考虑更普遍、平均的情况,并用概率和统计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 然后:多反思和质疑自己

    当我们面对一个未来的决策时,不要只看符合自己期望或偏好的数据或结果。

    而要尽量反思自己是否有先入为主或主观臆断的倾向,并用证据和逻辑来质疑自己是否有充分的依据。

    只有当我们减少了、或者不再受“代表性偏差”的影响时,我们才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更加清晰、准确地理解和判断事物。

    以上,我们简单的聊了代表性偏差这种偏差认知。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