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证明靠理由,解释给原因
01.
理由就是原因,原因就是理由,能这样说吗?
不能。它们之间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具体来说,在支持某个观点成立的论证过程中,我们谈“理由”,它是支持观点成立的证据;
而当我们要去解释一件事或者一个现象的时候,我们谈“原因”,它能给出信息做补充。
要理解理由和原因的差异,得从它们各自应用的情境——论证和解释——入手。
论证,是我们用来支持或证明某个观点或主张成立的思维方式。
一个高质量的论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理由真实(且与结论相关),二、推理符合逻辑。
这样才能高效地支持我们的观点,形成我们的信念。
解释,是我们对某件事之所以产生,或者某个现象之所以形成的说明。
比如说到“土耳其大地震”,我们就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说,像它是如何发生的、怎样作用的、将会怎样……力求阐明它的“全貌”。
解释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事物或现象的重要途径。
02.
但是在表述方面,论证和解释都可以用“因为…所以…”,也都是对“为什么?”的直接回答,所以它们很容易被混淆。
对应的,它们各自所包含的理由和原因也就容易被混淆,不易区分。
但是“不易”不代表“不能”,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区别,我们需要借助“指示词”:
当我们见到:根据、基于、理由是…,这些词时,可以推断这类句子表示的是理由;
如果见到:得出、推断、证明…,这些词时,则可以推断这类句子表示的是主张,属于论证,那么在语段中支持这一主张的句子就是理由。
当我们见到:归因于、…引起的、因…所以…,这些词时,可以推断这类句子表示的是原因;
如果见到:导致…、出现了…、产生了…,这些词时,则可以推断这类句子表示的是结果,属于解释,那么在语段中阐述这一结果的句子就为原因。
03.
我们也可以通过判断一段话所表述的是论证还是解释,来区分理由和原因。
面对有“因为…所以…”字样的语句时,尝试用“证明”替换“因为…所以…”。
替换后,如果意思说得通,则原语段为论证,其中支持主张的句子就是理由;否则,原语段为解释,其中阐明结果的句子就是原因。
也可以尝试用“导致”替换“因为…所以…”。
替换后,如果意思说得通,则原语段为解释,其中阐明结果的句子就是原因;否则,原语段为论证,其中支持主张的句子就是理由。
这种区分方式的关键在于:判断语句所表达的意思中有没有“断定”的成分。
有断定,则是论证,其中包含的是理由;无断定,则是解释,其中包含的是原因。
当然,不见得我们遇到的每个语句都含有“因为…所以…”,这时,就需要我们对它所表达的意思进行理解,在大脑中转化成“因为…所以…”的形式,之后再进行判断和区分。
以上我们简单的聊了理由和原因的区分
转载请注明来源:批判性思维-证明靠理由,解释给原因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