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绝不是万能药
生活更像是权衡,而不是奋斗
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天性,或者叫性状。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是单眼皮。有的人爱榴莲,有的人不爱榴莲。有的人是异性恋,有的人是同性恋。
性状往往是中性的。在一种环境下,省钱是名为节约的美德。在另一种环境下,省钱是名为吝啬的恶行。
和所有生命体一样,人会去适应自己所成长的环境。连草履虫都知道避免盐粒,爬向肉汁。而且,人类比其他动物看得更远。我们除了会通过学习来增强自己的能力之外,还会去寻找那些能把自己的特点视为优点的环境,避免那些将自身特点视为缺点的环境。这就是扬长避短之道。
现在问题来了,有没有一个“长”是跨越不同情景的都通用的“长”?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锻炼这个“长”上面了。
或者,以武侠小说为隐喻。有没有某种“内力”,可以让你无论在使出什么武功招式的情况下,都能发出更大的威力?
有没有某个性状,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它都是优点?有没有某种特点,它在各种不同的评价体系下,都是优点?
女性喜欢高大帅气的男性,但身高并不是越高越好。许多男性喜欢大胸女性,但胸也不是越大越好。这些特征变得太过极端,就会从美变成丑。
有人认为,“同情心”是一种越强越好的能力。但是我们又都知道“慈不掌兵”,同情心太强,无法让我们对应该惩罚的人实施惩罚,无法维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智力”是一种越强越好的能力吗?“理性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越强越好的能力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假设你问一个摄影专家,摄影能力是不是越强越好,他当然会给出肯定答案。假设你问一个油画大师,油画能力是不是越强越好,他多半也会说是的。
每个人都认为或误认为自己的专长是所有人都值得拥有的专长。隔三差五,我就要跳出来强调一下逻辑学和统计学是多么有用,人人都应该学点这些符号的操作规则,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心理学和哲学是多么有趣的学科,它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强的思维能力,从而去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
但实际上,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花1个小时锻炼自己的画画能力,就无法花这1个小时锻炼自己的唱歌能力了。花1个小时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无法花这1个小时去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了。
也许是天性,也许是后天教育,也许是两者的协同作用,导致了我不是一个擅长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友好社交的人。如果“长袖善舞”是一个维度的极端,那我大概就是这个维度的另一个极端。
假设有一个人,就叫小明,他说自己特别擅长社交,擅长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与他们都成为好朋友。小明的宽容能力很强,能求同存异。他入乡随俗的能力很强,能适应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假设小明的这种长袖善舞的社交灵活性给他自己带来了很多好处,他会真诚地向他人推荐这种社交灵活性的优势。他甚至也会写一本很详细的书,告诉大家如何一步又一步地提升自己的社交灵活性。
生活常常被隐喻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人说,生活像是巧克力。有人说,人生如戏。有人说,生活像是游戏。有人说,生活就像是西西弗斯之旅。
我喜欢用字面意义而不是隐喻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如此看来,生活更像是权衡,而不是奋斗。我们在A与B之间权衡,在搬家与不搬家之间权衡,在看这本书与看那本书之间权衡,在选择这个对象和那个对象之间权衡,在进入这家公司和那家公司之间权衡。
同样的时间,你可以权衡一下,应该将之投入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锻炼上,还是投入到其他值得投入的项目之中,比如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唱歌能力,游泳能力,挖掘机驾驶能力等等。
没有适合所有人的正确答案。甚至,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之分。
社会环境并不总是会奖励你的批判性思维
让我们把每个人都看作一个信息处理机器,信息处理能力越强的人,就能输出更优质的信息。现在问,是否存在通用性优质信息?还是说优质信息的定义永远都依赖于具体的领域和语境?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我猜是不存在通用优质信息的。除了“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这两个正确的废话之外,我找不出任何通用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我自己也是一台信息处理机器,这台机器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比如,我是个近视眼,不戴眼镜的话,无法看清楚远处的视觉信息。我不懂俄语,一首用俄语写的诗,我不懂它的美,一篇用俄语写的论文,我也不明白它是否真实、有效。我不擅长讨好他人,所以无法体会到“讨好技能点满”的人,在生活中究竟能享受到多少便利。
每个人所生活的环境,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在一个资源很紧张,必须要通过武力来获取生存资料的环境中,锻炼身体是第一要义。收获一群很能打的盟友是关乎到自身存亡的大事。但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个不依靠暴力获取生产资料的条件下, 打架能力就没有那么关键了。
对于冲锋陷阵的张飞与关羽来说,如何带兵打仗,如何与敌方大将展开单挑决战,这才是最关键的能力。对于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来说,行军布阵、后勤管理、内政规划、人才选拔制度的设计等等,这些才是关键能力。哪怕诸葛亮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也不妨碍他发挥出自己的关键能力。
对于某些适合批判性思维能力发挥作用的环境,这种能力当然至关重要。律师、科研人员、管理咨询行业者等人群,更需要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流水线上的普通员工来说,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对没有那么重要。
在中国,很多时候,环境会逼迫你选择盲从。有时,溜须拍马的能力比批判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社会并不总是鼓励你给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并且为这个判断提供详细的理据。社会有时只是鼓励你扮演好一个不问为什么的螺丝钉,而不是做一个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理性动物。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是亚里士多德,因为他不用下地劳作,他是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全职思考者,是柏拉图学园里最优秀的学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导师。当时的希腊还是奴隶社会,亚里士多德则是一个不用被迫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人。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有充足的闲暇时光去思考万事万物。作为自由人,他当然需要批判性思维能力。
但如果你是雅典人的奴隶,那你只需要完成主人给你安排的任务,伺候好主人的方方面面,尽力讨主人的欢心。奴隶不要去反思“别人凭什么奴役我?”这样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没有选择,那就不需要思考如何选择。如果一个人不想思考,那么就不需要思考如何思考。
今年已经是2018年。理论上,中国不存在奴隶制度,每个人都不用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阶级。
但实际上,不是每个人都会把自己当作自由的主人,而不是被他人利用的工具。在企业里,许多基层员工被视为可替代性极强的廉价劳动力,管理者并没有把被管理者当人看,而是把被管理者当作机器来看待。求职的学生们则费尽心机去美化自己,好让主人挑中自己来利用。他们也没有把自己当自由人看,而是把自己当作信息处理机器。
计算机隐喻的缺陷
认知心理学的一大特征,就是将人脑看作一台信息处理机器。
我的心理学背景形塑了我的语言习惯。当我在说“人”时,不由自主地会想用“信息处理机器”这个词来替换。
计算机就是典型的信息处理机器。用计算机来理解人脑,可以给我们极大的帮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脑是如何实现感知觉、记忆、语言、情绪、问题解决等功能的。
但计算机隐喻有两大致命缺陷:
1.一般的计算机是摆在那里不会移动的。计算机只计算,不行动。而人类大部分时间都在行动,而不是思考。
2.计算机只是工具,不具备道德主体性,不需要被尊重,只需要被利用。人是有尊严的动物,我们不应该利用他人,而应该尊重他人。
光是强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性,会让大家低估这个隐喻所覆盖不到的情况。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要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果断的行动。这个时候,决策基本靠猜测和直觉。要是做错了,还需要我们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而不是发挥三寸不烂之舌来给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
我遇到许多思维特别机敏的人,他们特别擅长说明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自己不需要改变,自己非常优秀,自己只是没有全力以赴而已,自己只是怀才不遇而已。
市场就像是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地优化资源配给。猎头公司就是专门干这种事情的公司,专门为企业挖掘优质人才。假设某人真的怀才不遇,那么猎头公司为何还没找上门来呢?是不是又要怪信息不对称?那为何自己不去缩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呢?
绝大部分问题都不是靠批判性思维能力来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搜索,看别人有没有提供解决方案。如果没有,那就利用谷歌学术或百度学术搜索最前沿的文献。如果不是科学研究问题,而是工商业上的实践问题,那就应该去发邮件请教业内最一流的专家。专家有时候只能给出一些大方向性的指导建议,具体的实施细节,还需要自己结合现实情况去试错。
在这个意义上,词汇量和人脉圈的积累,培养自己的耐心,获取更多试错机会,它们都比思维能力的提升更重要。
比问题解决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在认真想的微信公众号上,曾有人留言提问: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太大的模糊问题,它很难回答。如果我们能把它改写成一个精确且具体的问题,那么问题的答案几乎就是水到渠成了。
所以,最难的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把问题提得足够好,表述得足够清楚,以至于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人,都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那么,如何把问题提得足够好呢?
我们可以用6W提问法,去探索值得关心的问题。What、Who、When、Where、Why、How,这些疑问词可以帮我们搞清楚有哪些可能的问题。
还可以将问题细分。如何锻炼思维能力可以细分成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何提升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如何提升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如何提升自己的非虚构类作品写作能力?如何提升自己的谈判能力?这些依赖于具体领域的问题,比空泛地讨论“思维能力”要更实用。
不过,大体说来,工夫总是在诗外。
陆游的儿子向父亲请教写诗的方法时,陆游写了《示子遹》,如下: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如果把陆游的学诗之旅扩展一下,迁移到学习和成长之旅上,大致如下:
1.年轻人刚开始学习如何思考时,追求的是炫技,总是想要说出一些貌似深奥且富含哲理的话,显得自己很厉害。
2.到了中年,才发现无病呻吟并不值得提倡。等自己的脑子里积累的理论模型足够多了,对真实世界的观察也足够丰富了,思考时就更得心应手了。
3.在向顶级大师学习时,自身的品味和修养也在不断提高,从而能体察超一流专家和一流专家以及不入流专家的区别。超一流专家的眼界和格局都更大,思想在时空中的流传也会更广,自己每次重温他们的作品,都会有新的领悟和体会。
4.最后,我们终于明白,想要学会如何思考,差不多就是不断提问,不断和他人切磋讨论,不断去辨析细节之间的差异,不断去思考宏观的方向,不断自我反思,不断试错,不断自我纠正,或者让师友帮自己纠正。
转载请注明来源:批判性思维绝不是万能药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