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事做成,就得“千金买马骨”招揽任用人才

table of contents

    要把事做成,就得“千金买马骨”招揽任用人才

     

    01.

    凡成就大事业者,招揽任用人才最为关键。

    燕老板(燕昭王)整顿了被齐国打得残缺不全的燕国之后登上了王位,一心想报齐国攻破燕国杀害父王的国仇家恨。

    但是看着当下的燕国,百废待兴、势单力薄,不足以报仇。

    在燕老板的内心,有他自己的道理:

    如果想要报仇,就得自身强大

    燕国当前积贫积弱自身弱小

    ------------

    则,燕国当前无法报仇

    这是条件推理中“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的形式,推理符合逻辑,推理结果成立。

    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放下报仇的念想,转头就想——

    若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谋划富国强兵之事,那么我就能在将来洗雪先王与国家的耻辱,这就是我的愿望。

    看似简单地一个愿望,实则在燕老板内心已经做了一连串推理:

    如果要报仇雪恨,就得自身强大

    如果要自身强大,就得谋求发展

    如果要谋求发展,就得依靠人才

    如果要依靠人才,就得招贤纳士

    ------------

    如果想报仇雪恨,就得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是实现自己愿望的不二法门,可具体该怎么办呢?燕老板去见了燕国贤士郭隗。

    郭隗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先给他讲了国君对待贤士的不同方式可能会带来的不同结果——

    成就帝业的国君是拜贤者为

    成就王业的国君是把贤者当做朋友

    成就霸业的国君是任用贤能的人做臣子;

    即将亡国的国君是将贤能的人当做仆役来使用。

    燕老板听了,觉着听懂了,可是又没怎么真懂。

    02.

    郭隗看出了燕老板的困惑,就想通过更加具体地方式给他再做些解释。

    于是,郭隗搬出了古往今来国君招揽人才的典型方法——

    如果国君能够谦卑地侍奉贤能的人,屈居下位来接受教诲,那么能力高过自己百倍的人就会到来。

    如果国君白天学习晚些反思,先求教别人接着再默思,那么能力高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

    如果国君是看着别人怎么做,然后自己跟着做,那么能力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

    如果国君身体靠着几案,手里拿着手杖,蔑视着指使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

    如果国君放纵骄横,行为暴戾,呵骂训斥,那么奴隶和犯人就会来到。

    妥妥的“吸引力法则”,郭隗先生表达的观点是:你如何对待贤能,决定了什么水平的贤能会被你吸引而来。

    招揽人才不在于你承诺给人家多少东西、多高的地位,关键是看国君如何对待贤能。就贤能而言:

    你越是尊重我,我越是愿意辅佐你

    你尊重贤能的程度

    ------------

    决定了我辅佐你的意愿

    先生说得确实在理,那么敢问先生,眼下我具体该怎么做呢?

    郭隗继续说到——

    大王如果真想广招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但凡天下贤士听说了大王礼让贤能,那么他们必然会赶着到燕国来。

    总的一句:只要传播了礼让之名,贤士自来。

    郭隗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离不开他一连串地反推:

    想要招贤纳士,就得让贤士自来

    想让贤士自来,就得有礼让之名

    想有礼让之名,就得登门求贤

    ------------

    想要招贤纳士,就得登门求贤

    只要你这样做,就可以招揽到人才,富国强兵,报仇雪恨。

    03.

    燕老板表示听懂了,接着就是落地的问题,他想知道先要去拜访谁?

    郭隗依旧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

    说古代有位国君宁愿出千金买千里马,但是找了三年也没能买到。

    有个近臣毛遂自荐,说让他去买。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他仍然花了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骨头,回来复命。

    国君大怒:我要的是活马,你买的死马有什么用,这不白白扔掉了五百金?

    这个人回复:买死马尚且愿意花五百金,更何况是活马呢?现在天下人都会知道大王您珍爱千里马,那么很快就会有人给大王把千里马送来。

    于是不到一年,这位国君就买到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借助故事,想表明在世人的观念里,大家都认可“品质越高价格越贵”,那么对应到人才身上,就是“才能越高越能得到尊重”。

    只要国君按着这个道理去行事、去让天下人知晓,那么他就能把人才吸引过来。

    对于那些得知了国君礼让人才的贤士而言,他们就会做出符合自己利好的选择:

    越是贤能之士,越能被燕老板尊重

    我认为我是贤能之人

    ------------

    那么,我必然能受到燕老板尊重

    这样,我既能得到老板尊重,又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干一番事业,何乐而不为呢?现在就收拾行囊,前往燕国。

    一旦给天下贤士种下了这个观念,那么燕国的人才将会源源不断地流入。

    接着,郭隗建议燕老板先从他自己开始,告诉燕老板——

    我尚且能够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

    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于是,燕老板为郭愧修建了宫室,拜他为师。

    此后,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赶来,剧辛从赵国赶来,贤能的士人争先恐后的聚集到了燕国。

    燕老板任用贤能,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国库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兵强马壮。

    有了这些基础,燕老板再任用乐毅做上将军,联合秦、楚、韩、赵、魏五国攻打齐国,齐国大败。

    至此,燕老板洗雪了国仇家恨。

    可见,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报仇雪恨,一定要“以人才为本”,只有招揽贤才并且能充分任用,那么其他的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