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贬低抑制影响理性判断
01.
先读读下面几句话——
a.这家公司就这样,能发年终奖就很不错了
b.不必在意华仔在会议上说的,他刚入职
c.小鹏、比亚迪都一样,只是国产电车而已
d.他确实很细心很会照顾人,对谁都那样
什么感受呢?
拿年终奖也不念好、观点再好也不被重视、车辆“出身”被瞧不起、原本的偏爱成了“中央空调”…
类似例句中,试图降低人物(及其观点)重要性或者事件意义的表达方法,就是贬抑——贬低抑制。
句子b中,即是试图用“刚入职”来贬低抑制华仔在会议上“说的”内容。更确切地说是:
抑制其他人对华仔“说的”内容的重视度、降低他观点的可信度。
02.
如果对语句表达敏感,就会发现贬抑的表达往往含有一些典型词语。
像“只不过”、“所谓的”,还有加双引号。
如果练跆拳道的阿强给你说:
我(阿强)是绿带,而我表哥只不过是蓝带。
你若不了解跆拳道色带等级,仅听这句话你会自然地认为:
绿带的级别比蓝带的高。
阿强用的“只不过”让你有理由做出这种假设,这就贬抑了他表哥所取得的成就的意义,实际上蓝带比绿带段位高。
如果我们听完公开课,评价说:
做学术分享的那位年轻女士是所谓的教授。
这里“所谓的”出现在“教授”身份前,不自觉地就贬低了她作为教授分享的学术成果的可信度。
还有,通过加引号进行的贬抑表达:
大壮通过函授自考拿到了他的“学位”。
这里“学位”加上了引号,给人一种“不正式”的感觉,虽然是“学位”,但引号加得不像学位,倒像是弄虚作假勉强凑数一样。
03.
有时候,一些句子很难判断它是否使用了贬抑手法,若要正确辨识,就得参照具体语境。
如果我们听到:
小美仅以10票优势当选优秀个人。
这里的“仅”可以是对小美当选的贬抑,也可以不是,这完全取决于10票优势的占比程度。
若有10000人参与投票,而小美赢了10票,那么“仅”字用起来完全恰当——领先微弱,差点失败。
若投票是在30人的团队中进行,那么10票就是相当悬殊的差距了(假定没弃票)——那将是20比10(即2比1),再用“仅”来说明投票结果,就会明显带有倾向性。
之所以出现这种带有倾向性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为了降低小美与对手所获选票差额的重视度。
我们了解贬抑的手法,并不是说要杜绝这类带有倾向的表达——也不可能做到——而是了解它们,避免被倾向性表达影响到理性判断。
对语言操纵保持警觉,我们就可以减小无意间被“聪明”的表达者所欺骗的可能。
以上就是我们对贬抑手法的简单介绍
转载请注明来源:批判性思维-贬低抑制影响理性判断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