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三段论每一个格的特征

table of contents

    批判性思维-三段论每一个格的特征

     

    01.

    我们了解了三段论第一格的形式为——

    图片

    它包含的有效三段论有4种:AAA、EAE、AII、EIO。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全称

    我们结合三段论的规则,进行一下简单推论:

    如果小前提为否定,否定前提推出否定结论,则结论必然否定。

    结论为否定判断,因为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则结论中的P周延;在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也周延,则P在大前提中为谓项也周延,则大前提为否定判断。

    于是,出现了小、大前提都为否定判断的情形,因为两个否定前提无法推出结论,则三段论无效。

    反证,推得:小前提不能为否定,而必须为肯定。

    再看,如果大前提为特称,特称判断主项不周延,则大前提的主项M不周延。

    因M为中项,中项至少要在一个前提中周延,则M在小前提中周延;同时,M为小前提的谓项,谓项周延为否定判断,则小前提为否定判断。

    上面刚刚推论过,小前提在第一格中不能为否定,则在大前提为特称时,论证无效。

    反证,推得:大前提不能为特称,必须为全称。

    02.

    三段论第二格的形式为——

    图片

    它包含的有效三段论有4种:EAE、AEE、EIO、AOO。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两个前提中一个否定,大前提全称

    推论如下:

    如果两个前提都为肯定判断,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M为论证的谓项又为中项,则两个M都不周延,推不出结论。

    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判断,也推不出结论,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由此可见,在第二格中只能推得: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为否定。

    再推,“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必定为否定判断。

    结论为否定,否定判断谓项周延,即结论中的谓项P周延;则P在大前提中做主项也必然周延,大前提的主项周延,符合全称判断主项周延的规则,推得:大前提为全称

    03.

    三段论第三格的形式为——

    图片

    它包含的有效三段论有4种:IAI、AII、OAO、EIO。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小前提肯定,结论特称

    推论如下:

    “小前提肯定”理由如同第一格:如果小前提为否定,则无法推出有效的结论,反证推得:小前必须为肯定。

    接着推导,在第三格中由于小前提为肯定,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即小前提中的谓项S不周延。

    前提中S不周延,则结论中的S也必然不周延。又因S为结论的主项,即结论的主项不周延,因特称判断主项不周延,推得:结论必须为特称。

    04.

    三段论第四格的形式为——

    图片

    它包含的有效三段论有3种:AEE、IAI、EIO。它们没有显著的共同点,好在在思维实践中也用得少。

    这里涉及到的规则一般以假言判断“如果…那么…”的形式陈述,只有满足了“如果”,才能遵守对应规则。

    如果大前提为肯定,则大前提中的谓项,即论证中的中项M不周延,那么中项M在小前提中必须得周延。

    因为在第四格中中项M为小前提的主项且周延,因全称判断主项周延,则小前提为全称

    推出:如果大前提为肯定,那么小前提必须为全称。

    如果小前提为肯定,则小前提中的谓项S不周延,因S在结论中为主项,则结论的主项不周延,因特称判断主项不周延,则结论为特称

    推出:如果小前提为肯定,那么结论必须为特称。

    如果前提中有一个为否定, 则结论也必然是否定的。结论否定,则大项P周延,大项P在第四格中为大前提的主项, 即主项周延,因全称判断主项周延,则大前提全称

    推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为否定,那么大前提必须为全称。

    以上就是我们简单了解的三段论“格”的特征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