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别人之前,得先让人心情舒服

table of contents

    说服别人之前,得先让人心情舒服

     

    01.

    拉家常、套近乎,缓和了气氛,再来和人家说事。——说服之道,古往今来,未曾有变。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其子孝成王继位,因其年幼,由母亲赵太后主持国政。

    新老政权交替,国内动荡不安。秦国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加紧了对赵国的进攻。

    赵国危在旦夕,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王答应出兵,但是有个条件:让赵太后的幼子长安君来齐国做人质。

    不行!绝对不行!!!长安君可是太后的心肝宝贝,这使得一向开明的她,变得独断专横,面对大臣的劝说,她一概不听,还警告:谁再提这事,我就吐他一脸唾沫。

    齐国的要求是必然条件推理,赵太后的态度给出了小前提:

    只有让长安君入齐为质,才肯出兵

    [赵太后宠溺长安君]不愿让他入齐

    ------------

    则,[齐国就]不肯出兵支援

    如果得不到齐军的支持,赵国就可能被秦国打惨,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又无法劝说太后。

    国家大事,难道要被情感给绊倒?

    02.

    老臣触龙站了出来,说想要进宫拜见太后,太后没理由拒绝,就怒气冲冲地等着他。

    触龙进宫后,缓慢地移动着步子上前,走到太后跟前谢罪。

    触龙:老臣的腿脚有毛病,走路不方便,所以很久没来拜见您了。

    太后:我现在也只能乘坐车子了。

    触龙:您每天吃的还好吧?

    太后:靠喝点粥来维持。

    触龙:老臣最近特别不想吃东西,就勉强散散步,才能吃点东西,身体也舒服了。

    太后:我是做不到的。

    这哪是大臣和太后的谈话,分明就是两个老人在拉家常、相互关心,也正是这样,太后放下了戒备,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处理事情很重要,但处理情绪更重要。

    情绪处理好了,接下来说事——但不能直接说最敏感的。于是,触龙说他自己的请求,想走个“后门”给小儿子谋个差事。

    太后好奇“男人也疼爱小儿子?”,触龙说比女人严重,太后笑着说到:女人疼爱小儿子才特别厉害呢?

    此时,太后自己提到了敏感话题,触龙就顺着话题继续说——

    触龙:您疼爱嫁给燕王做王后的女儿要超过疼爱小儿子长安君。

    太后:您错了,我疼爱燕后远不如长安君。

    触龙:为人父母的疼爱子女,就应该帮他们做长远打算。您送别女儿出嫁时,在车下握着她的手掉泪,因为您不舍得她离开,这就是爱她啊!她嫁出去以后,您并不是不想念她不想见她,您在祭礼时总要替她祷告‘一定不要让她回来。’这就是替她做长远的打算,希望她的子孙世代为王。

    你说你疼爱小儿子胜过女儿,但是你的所作所为却都是疼爱女儿胜过小儿子。

    触龙就太后“疼爱小儿子胜过女儿”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并给出了理由:

    [观点]您疼爱女儿胜过了小儿子

    ------------

    [理由1]她出嫁时,因舍不得而泪流满面

    [理由2]她出嫁后,为她幸福而不愿她回来

    有当时对她的疼爱,也有为她做长远的考虑。

    触龙陈述的是事实,太后也承认。

    03.

    当太后承认触龙的陈述时,也就认同了他的观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就着这个观点,顺着太后“最疼爱小儿子长安君”,触龙才切入到了劝说的主题——

    触龙:我们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到赵氏建国的时候,被封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

    太后:没有了。

    触龙:不说赵国,就其他诸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

    太后:也没听说过。

    触龙:这些封君们,要么是自己取祸而亡,要么是被子孙波及而亡。难道说国君的子孙们都不会有好结果吗?

    不是的。只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但没功劳,俸禄丰厚但没为国出力。

    现在您让长安君享有地位的尊贵,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金玉珍玩,但是不让他为国出力、建立功劳。

    有朝一日您不幸去世,长安君将依靠什么在赵国安身立命呢?

    触龙在这里,借助历史事实,对国君的子孙后代的命运做了推理——

    如果没有功劳,将来不会有好结果

    若[长安君]不为国出力建立功劳

    ------------

    那么,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只享受好的,却没半点功劳,未来堪忧。

    接着,触龙给出了他的观点:太后帮长安君打算的太短,疼爱长安君不如燕后。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太后为燕后打算的长远

    太后为长安君打算太短

    ------------

    则,她疼爱长安君不如燕后

    太后觉得也是这么回事,没能为长安君的长远发展做考虑,只考虑到了当下自己对幼子的宠爱。

    最后,太后听从了触龙的安排,为长安君准备了百辆随行车队,送他去齐国当人质,齐国也履约派出了军队援救。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