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听音,只有听懂了才能荣华富贵
01.
即便是纵横捭阖之士,也有极寒窘迫之时。
纵横家张仪,由秦国到了楚国,钱花光了,穷到叮当响,连同跟着他的小弟们的吃穿住行都出了问题。
面对这样的窘境,张仪决定去见楚王“讨”点钱。
当张仪拜见楚王时,楚王不怎么待见他。但是,张仪却又不得不说——
张仪:您有什么用得上我的尽管吩咐,我可以去问晋王要。
楚王:像黄金、珍珠、犀角、象牙等都出产于楚国,所以我没什么想要的。
张仪:那么美女呢?郑国和周国这些地处中原地区的女子,打扮得十分漂亮,站在大街巷口,如果不认识的话,初次见时就会以为她们是仙女。
楚王:不瞒先生说,我们楚国比较偏僻,我还从没见过中原地区的美女呢。
这里张仪前后的两句询问,使楚王出现了前后矛盾的说辞:一会儿不需要帮忙,一会儿又需要。
前面一句应用了条件推理:
如果您有需要,我会帮您满足
[楚王] 没什么需要
------------
不需要我帮忙
紧接着第二句依旧是条件推理:
如果您有需要,我会帮您满足
[楚王] 对中原美女感兴趣
------------
需要我帮忙搜寻
前面“不需要帮助”,后来又“需要帮助”,看似“矛盾”的观点,实则不矛盾,因为讨论的主题变了,前者指金银珠宝,后者指绝色美女。
楚王也聪明,既然要张仪帮着找绝色美女,自然得拿出辛苦费。于是,给了张仪许多珍珠和玉器。
02.
此时,楚国宫廷中,南后和郑袖正受楚王宠爱,因此她们在楚国的地位都很尊贵。
当南后和郑袖知道了这件事,大为惊恐。心里清楚,一旦张仪为楚王找着了美女,她们就可能失宠、被冷落。得想办法!
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她们找着了张仪——
南后:听说先生要到晋国去,我特来探望,这里有一千两黄金,先生收下,在路上用。
郑袖:我这边也有五百两黄金,请先生一并收下。
好了,南后和郑袖给了张仪钱财,说着“支持”他去晋国给楚王找美女,然后就走了。
此时的张仪如果真认为这一千五百两是“支持”自己的路费,他可能在历史上就留不下名了。
他清楚南后和郑袖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不要去给楚王物色美女。
这里是通过隐藏了的演绎推理来表达的:
[隐藏]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南后和郑袖是人
------------
[隐藏]她们要维护利益
对于张仪去为楚王找美女的行为,她们有认知:
若找了美女,损伤她们的利益
若找不到,能维护她们的利益
找到美女,或找不到
------------
她们的利益受损,或维护
很显然,南后和郑袖给钱的行为只有一个目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识相的张仪自然能明白这个点。
03.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张仪既拿了楚王的钱,又拿了南后和郑袖的钱,接下来他要怎么操作呢?
张仪出发前向楚王辞行,感叹诸侯间战争不绝,这样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与楚王相见。
于是楚王设宴给他辞行,情到深处,楚王按张仪的提议把自己亲近的南后和郑袖也喊了过来一起饮酒。
当张仪给南后和郑袖敬完了酒,随即转向楚王,向楚王请罪——
张仪:我对大王犯有死罪啊!
楚王:先生有什么罪呢?
张仪:我走遍天下,从没见过像南后、郑袖二位这样美丽的女子了。而我说要为您寻找美人,一定都不及二位,这不是欺骗大王了吗!
楚王:先生放心吧!我本来就认为天下就没有比她俩更美丽的人了。
张仪的精明在这里体现的淋漓精致,当着楚王的面让他陷入了两难困境:
若还找美女,则承认她俩不够美
若不找美女,则承认她俩最美
找美女,或者不找
------------
她俩不够美,或最美
当着南后和郑袖的面,楚王怎么可能说她俩不够美呢?
楚王只能表示“她俩是最美的”,这也就表态了“(除了南后和郑袖)天底下再无美人了”。于是有了推理:
去寻找美人,因为天底下还有
天底下再无美人了
------------
所以,不用去寻找了
既然“不用去寻找了”,我(张仪)之前说的要去寻找,不就是欺骗你了嘛。
楚王赶紧接话,根本没什么欺不欺骗的,没什么找美人的事,来来来喝酒喝酒~
于是,张仪也没有去寻找,南后和郑袖继续受宠于楚王。
转载请注明来源:听话听音,只有听懂了才能荣华富贵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