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间接论证之反证法

table of contents

    批判性思维-间接论证之反证法

    01.

    反证法是间接论证的方法之一,也称“反驳”。

    它是通过证实与原论题相矛盾的反论题为假,来证实原论题为真的论证方法。

    因为原论题与反论题是一组矛盾判断,根据排中律可知,它们必然一个为真、一个为假。

    要么“我是亿万富翁”,要么“我不是亿万富翁”,总有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

    一旦你得知了“我是亿万富翁”是吹牛的、是假的,那么“我不是亿万富翁”就必然符合事实,是真的。

    如此,通过证实反论题为假,就证实了原论题为真。

    "正难则反",当直接证明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会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02.

    反证法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反驳对象的不同,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反驳论据

    以证实支持反论题的论据是虚假的、或可疑的,来证实反论题不成立,为假,从而推得原论题成立,为真。

    例如,要通过反驳证实——

    出生在湖北、喝着中国妈妈乳汁长大的加拿大老师阿三,不是中国人

    它需要证明的反论题“阿三是中国人”为假。

    原论证中,以“他出生在中国”、“喝中国妈妈的乳汁长大”为论据,支撑“他是中国人”。

    查阅《国籍法》,可知“出生在中国不一定就是中国人”、“喝怎样的乳汁,与国籍没有必然关系”。

    就反驳了原论据,也就反驳了“阿三是中国人”,从而推得原论题“不是中国人”为真。

    03.

    第二种方式:反驳论证方式

    以证明反论题不能从论据中必然地推出来,而证实反论题为假,原论题为真。

    这种反驳方式,撇开了论据的真假,只着眼从这一个论据,或许可以推出些别的,但绝推不出对方企图证明的反论题。

    比如,米国代表谈到:

    因为XX地区与米国相距较远,所以不能撤军。

    若用反证法来证实论题“距离导致了无法撤军”为假,只需证实其反论题“距离不影响撤军”为真,即可。

    一个简单的事实“现在这里的米军是怎么来的?”,从米国派遣的。可见,距离远近推不出它应不应该撤军。

    于是推得反论题“距离不影响撤军”为真,原论题就为假。米国代表隐藏了真实原因,说谎了。

    04.

    第三种方式:直接反驳论题。

    对于原论证的论据、论证方式不做理会,直接证明一个新论题——与原论题互斥或矛盾的论题——为真,即可。

    根据不矛盾律,互斥或矛盾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为真,只要证实了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然为假。

    比如,要反驳论题:

    汉语中所有词汇都无法分类。

    首先设定一个新论题,或者是矛盾论题:

    汉语中所有词汇都可以分类。

    或者设定一个互斥论题:

    汉语中某些词汇可以分类。

    接着,证明新论题为真。

    由“现代汉语词类分为实词、虚词、叹词、拟声词四个大类”,可证实新论题“汉语中所有词汇都可以分类”为真;

    或者,通过词汇“我、你、他”等归于“实词”类,可以证实新论题“汉语中某些词汇可以分类”为真。

    只要我们证实了新论题为真,则原论题就为假,也就被驳倒了。

    以上我们简单的解了反证法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