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知乎下的同名回答。
这些书在豆瓣不足百人标记,但我想给 6 星(满分 5 星)
首先是最近关注我的读者会比较熟悉的几本:
1 《人类沟通的语用学》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他还有语法学、语义学(语言的意义)。语用学,简单说,研究语言和行为的关系。
这本书讲什么呢?
在书中,作者瓦兹拉维克引用过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例子:
…..只需通过数量有限的棋面合法布局,就可得出具有普遍性的‘元象棋’定理。用这种方式可以得到白方开棋走法的数量,同样也可以得出‘当白方只有两个士和王而黑方只有王时,白方将不可能将死黑方’这样的‘元象棋’定理。
他认为,在人类的沟通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演算方法,它的规则能在成功的沟通中被看到,失败的沟通会破坏它。只是它还没有被完全破译。而这,在他眼里,堪比那些尚未被实际观测到,但却已经被理论天文学家假设存在并推测出了具体位置的星星。
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师,瓦兹拉维克提炼沟通理论,主要是源于和用于心理治疗。这本书成书于 1967 年(是啊年代久远经典永流传),深受当时兴起的三论,即控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影响,同时也涉及数学、逻辑学等其他学科。
他的另一本神作可能知道的人更多些《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这本书提出了一种打破常规的创见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回到这本书,举个例子,作者认为沟通分为“内容”和“关系”。
老公的朋友大老远来到自己的城市,他留朋友在家住宿。老公认为妻子会同意,就没和她打招呼。事后他们大吵了一架。但是发现其实妻子也是同意这位朋友留宿的。 计算机如果要将两个数字相乘,就必须输入信息(这两个数字),以及指令(关于信息的信息)“将它们相乘”。与此类似,瓦兹拉维克认为人类的沟通也分为内容和关系两个层面。
上面的例子中,夫妻的分歧并不在内容层面(是否让哥们儿留宿),而是在关系层面,即“谁有权在不和对方商量的情况下做决定”。
说的都是“内容”,没说的是“关系”。
瓦兹维克深刻地指出:一段关系越是病态,越会在“关系”方面持续斗争,沟通的内容就越不重要;而越是健康,沟通的关系越不重要。
完整书评见:
说什么并不重要,没说什么才重要 |《人类沟通的语用学》
2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
这本书的作者是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乔治·莱考夫(他的代表作更有名些——《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在一种叫德伯尔语的语言里,女人、火和危险事物是用同一个词表示的。我们也许会猜想,说德伯尔语的人,是不是也听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是不是觉得女人和火一样危险。
我们的推理是如此自然:由 3 个词汇的相互*联系*推及*分类*,再推及*共同性*。这种推理依据“分类的方法”:有共同特征的事物属于同一类。
这种传统的范畴观(即分类观)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者介绍了一种新的范畴观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类认知是怎样的。
研究人类如何分类,是为了研究人类如何认知: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概念体系,它是如何组织的?人们是否都有同样的概念体系?如果是,它是什么?如果不是,那么人类思维的共同方式是什么呢?
完整书评见:
如何通过遣词造句,读懂对方没说的信息?
理解概念需了解背后的认知模型 |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读书笔记
其次两本也是我多次推荐的:
3 《权衡:批判性思维之探究途径 》
学习批判性思维,甚至更宽点说学会独立思考,都绕不开这本书
对于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如何看待?我们怎么避免墙头草,听听这个人说的有道理,听完反方说的又被说服?在看似正反都有道理的建议中,我们怎么去区分各方的出发点,从而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决策?
批判性思维的书很多,但对于上述场景,这本书是我目前读到最棒的一本了。翻译也非常好。
完整书评:
解决有争议问题的 4 个步骤
曾经开过一个批判性思维的书单:
4 《分析性写作》
这本书在很多场合推荐过。它在豆瓣的标记数稍微多一些。
这本书原本是教美国的大学生如何写作的,但其实教了很多如何思考、如何提升洞察力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来源:你读过最冷门,但含金量极高的书是什么?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