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思想的相同与不同

table of contents

    人类思想的相同与不同

    人与人有着很多相同之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都被称为人类的原因,然而,每个人与其他人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最突出的根本不同,就是每个人的思想都不相同。按理说对于世间任何事物,正确的道理只有一个,如果每个人都是理智的人,那么所有人思考的结论应该是一样的,可是古往今来的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的。那么,人类的思想到底有什么是相同的?又为什么存在那么多的不同呢?

     

    一、人们的相同之处

    1、微生物: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来自生物进,生物进化始于单细胞微生物,单细胞微生物具有感觉。实际上人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感觉甚至是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最简单的感觉就是快感和痛感。《重识哲学》的论述告诉人们,任何微生物、动物或人都不例外,当某一行为获得成功,就会感受到快感,形成情形、行为与快感相关联的记忆;反之,当某一行为失败就会感受到痛感,形成情形、行为与痛感相关联的记忆。当再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情形时,带有快感的记忆造成该行为的重复,带有痛感的记忆造成该行为的规避。

    2、动物:生物进化到高等动物后,简单的感受演变成了复杂的情感。在拥有语言之前,人类早已具备了其它高等动物也具有的,无意识的注意、归类、记忆、比较、判断、归纳与演绎等隐性情感思维的初步能力。思维由许多的比较和判断组成,要判断就要有判断的标准,高等动物的判断标准就是它们的情感,情感强度也就是它们进行注意、归类、记忆、比较、判断的“价值尺度”。这些能力都是早期人类和其它高等动物的生存所必须的。情感不仅代表了愿望更是愿望可否实现的标志,这一点决定了是情感而不是愿望,必然会成为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的思维准则。

    无论是对于觅食还是逃生,也无论是产生了快感还是痛感,感觉强烈代表价值高,很重要,感觉不强烈代表价值低,不重要,没有感觉的无需理睬。高等动物必须也只能依靠情感强度作为价值尺度,去注意、归类、记忆、比较、判断,那些对于它们最最重要的事物,迅速采取行动,对于不重要的事物予以忽略,否则,它们要么耽误了觅食,要么耽误了逃生,结果都只能是丢掉了性命。

    3、人类:语言和基于语言的人间交流,造就了人类独有的显性理智思维,从而造就了人类。然而,语言和基于语言的显性理智思维,一直是情感思维的助手,从语言开始萌发至今,人类的语言和理智思维一直在缓慢持续的发展之中,情感思维至今占据着主导地位,情感正是众多哲学家一直苦苦找寻的、内心深处的“自我”。

    4、惯性个体:每一个人的隐性情感思维,源于此前他的所有经历带给他的实践感受。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甚至从出生之前开始,对于不同事物的感受,就在他身上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各类实践的情感积淀。人的任何判断都是基于情感积淀进行的,众多实践感受铸就的情感积淀,形成了每个人的思维惯性。从高度抽象的意义上来说,人就是一个人体物质与实践感受决定的惯性体,思维与言行的惯性体。

    所谓对实践的情感积淀,有可能是快感或痛感在一次次相关实践中被不断加强,也可能是快感与痛感在一次次相关实践中被相互抵消,每次相关实践所获得快感或痛感的强度不尽相同,加强或抵消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并且不断对思维的惯性进行相应的增强或削弱。总之,此时记忆中保留下来的那些情感积淀及其强度,决定着思维的惯性,或也可以称为意向。

    其实,利用情感引导、改变或者建立思维习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婴幼儿教育乃至成人教育,鼓励与惩罚都是在利用感受,来引导人们加强或改正原有的思维习惯。只是至今没有理论对此进行深入的解析罢了。

    5、思维:情感积淀简单说就是对于各种事物好恶的印象(记忆),这些情感积淀(记忆)形成了思维惯性,这些思维惯性决定着一个人的所有思维(包括情感思维和理智思维)的出发点和角度。所有思维的出发点与思维角度都是无意识产生的,是由情感操控的,是隐性情感思维的结果,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显性理智思维的结果。

    思维的出发点或称为立场,再或称第一反应。当人们遇到某一事物时,所有人的第一反应不尽相同。每个人的第一反应,来自他此前的相关实践和他从那些实践中所获得的感受及其强度在他的记忆中形成的情感积淀。在遇到某一事物时,每个人的第一反应,总是倾向于关联到那些曾经给他带来最强快感或痛感的相关记忆。

    思维的角度也称思维的方向。当人们遇到某一事物时,所有人的思维方向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思维方向,取决于他此前的相关实践和他从那些实践中所获得的感受及其强度在他的记忆中形成的情感积淀。在遇到某一事物时,每个人的思维角度,总是倾向于顺延那些曾经给他带来最强快感的相关记忆,规避那些曾经给他带来最强痛感的相关记忆。

    人类基于语言的显性理智思维,使得人类具备了逻辑推理的能力。正确的逻辑推理,只能保证理智思维是沿着一条直线行进,而不是颠三倒四的乱闯。只有在具备正确的出发点和思维方向的前提下,正确的逻辑推理才有真正的价值或意义。这也正体现了理智思维对于情感思维的辅助作用。

     

    二、人们的不同之处

    这篇文字所讲的相同与不同,相信都是人们思想的最根本处的相同与不同。如何判别哪个更根本?各位仅需把平日所遇的令人钦佩之观念和这里的相关观念进行比较,判断一下哪个是另一个的前提条件,问题的结论就会一目了然了。作为前提的那个,自然是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差异1:阳光乐观与阴暗悲观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每一个婴儿在其出生前就可以对环境有所感知,今天的胎教就是基于这些科学发现进行的。出生后婴儿的感知能力日渐提升,在婴儿出生前和出生后最初的日子里,他的环境对他的感受造成的影响,形成了婴儿最初的心理状态。这个初始心态想必就是最初级的,形而上学所谓的“先天”或“先验”了。虽说这个心态或许还可以改变,但也势必难以改变,这个初始心态将会大概率地延续下去,初始心态对于每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也就无可置疑了。

    婴儿的环境主要是,妈妈的身心健康,她那时营养、运动与心情的状态,婴儿的温饱及护理水平,家庭成员的修养、家庭情绪的状态、家庭和谐的程度、家庭环境的氛围。一般来讲这些状况对于所有家庭来说是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多少转变。这也就决定了婴儿的初始心态将会保持下去,很难再发生转变。

    初始心态虽然难以改变,但是,随着婴儿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类事物带给他的不同感受,尤其是很强烈的反向感受,也还是会有很多孩子会发生改变,甚至发生反转都有可能。正是这些初始心态及其日后发展的结果,造就了世上所有成年人个性的千差万别。

    如果一个婴儿的家庭环境很好,婴儿从一开始就得到一些快感的鼓励,就很可能形成快乐的感受,造就阳光乐观的初始心态。若是接下来婴儿对于外界的正确反应,可以继续得到快感的鼓励,婴儿阳光乐观的心态就会得到巩固。

    如果一个婴儿的家庭环境很差,婴儿从一开始就得到一些痛感的打击,就很可能形成悲伤的感受,造就阴暗悲观的初始心态。若是接下来婴儿对于外界的正确反应,也不能得到快感的鼓励,婴儿阴暗悲观的心态就会更牢。再若接下来,婴儿对于外界的各种反应,获得的是不一致的混乱感受,就将会造成婴儿自幼的心理扭曲。

    在这两者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无数的中间状态,虽然直到现在,人们还很少关注到这些问题,直到现在人们还不确切地知道,什么具体的因素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初始心态,不过已有一些研究,开始探索到了一些端倪。相信在人们更多地关注到这些问题后,会有很多研究投入其中,自然也会产生很多很有价值的发现。

    在人的属性中有些属于人类特性,有些属于野兽的性质,在以往对于人类的探讨中,人们没有把这二者区分开来处理,而是混在一起笼统讨论,因而也就总是说不清道不明。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属于具备人类基因的幼小野兽,只具备隐性的情感思维,只有在他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利用语言进行思考,并渐渐形成显性理智思维后,他才逐渐成为了完整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前文提到高等动物以其情感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没有学会说话之前的孩子,也一样是以早期形成的情感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的,只有在孩子们的语汇不断增加之后,他们的显性理智思维水平才会不断得到提升,逐渐具备理智的逻辑推理之能力,才会发生理智思维对于情感思维的调整或改造。

    尽管成人具备了显性的理智思维,但是显性理智思维仍仅是隐性情感思维的助手,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思维的出发点和思维的角度,都是隐性情感思维在无意识状态下瞬时产生的,而不是显性理智思维逻辑推理的产物,这也正是人们思维不同的根本之所在。如果所有人思维的出发点、思维的角度和逻辑推理都相同,所有人思考的结果也必将一样,但是人类的过去与现在的事实都不是这样的。

    人与人的差别从出生前后就开始产生了,人们出生后的家庭不同、培育环境不同、遇到的事物不同、遇事的顺序不同,稍后还会有,遇事的感受不同、应对的行为不同、行为得到的反馈不同、对反馈的感受又有不同。所有这些不同的千差万别、先来后到或可遇不可求,就造成了人与人的初始心态和情感积淀的不同。

    每个人自幼在情感的指引下,逐步形成自己的惯性,思维与言行的惯性,或者也可叫做习惯或素质。人的习惯是从幼年逐渐养成的,越早期形成的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越深,作用越强。按照可培育性划分,人的素质可细分为性情、能力和行为习惯。人的性情通常被称之为天性、本性或个性,可分为情感(感情、感觉、感受)、欲望(愿望、意愿、意志)和性格(禀性)三个方面,性情的形成与能力发展有关。人们在性情、能力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众多差异,正是人与人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在《重识哲学》中,对这些观念有着更加深入的论述。

     

    差异2:观察思考与厌倦思考

    每个人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与他人初始心态的明显差异,在稍后的成长中,儿童按照自身情感的指引,不断模仿家长的言行,加之孩子言行所受奖惩的情感累积,其结果是每个儿童间的差异显著扩大。在儿童语言能力不断提高之后,孩子的显性理智思维也会随之逐渐提升,家长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更大。

    有些家长自身素质很高,言行有理、有利、有节,又加循循善诱,孩子在日常的观察与思考中不断获益,进步的价值与所获的鼓励与快感始终一致,理智与情感的判断始终一致,他的成长自然顺理成章,情感与理智的价值体系日臻完善。孩子时常从观察思考中获得进步与快感,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喜欢观察思考,形成良性循环后日渐进步。

    有些家长自身素质低下,行为时常自相矛盾,言语时常漏洞百出,令孩子的情感判断及理智判断全都混乱不堪,或者情感与理智的判断相互矛盾,造成孩子的思维常常矛盾无解,内心与大脑无所适从,自身的价值体系千疮百孔。孩子难以从观察思考中获得进展与快感,甚至只能获得烦躁,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厌倦观察思考,不愿学习自然不学无术,不学无术必将面临无解的问题成堆,于是也就更无心思考懒于观察了,形成恶性循环后再难进步。

    每人每天面对无数无意识的和有意识的际遇,一个孩子勤于观察思考,另一个孩子厌倦思考不学无术,长此以往差距越来越大。一个孩子每天前进三步,另一个孩子每天鲜有进步,一年、十年、几十年下来,天壤之别就在如此的无形之中渐渐形成了。

     

    差异3:实事求是与花言巧语

    人类与其它高等动物一样,都受快感的驱使,喜爱听溢美之言是人的天性,听到好听的就会高兴,他的反馈也就自然带出令对方高兴的言行。正因为如此,花言巧语在人类社会就有了存在的可能,也就有人热心于“钻研”它了。不仅花言巧语有市场,投其所好的耸人听闻,也会让一些说者与听者达到自己的愿望,也有市场。不论是花言巧语,还是过度夸大或贬低事实的耸人听闻,都不是实事求是,都是人为编造的不实之词。

    很显然所有的正确的判断都只能产生于实事求是,这是无需争辩的事实。任何人若想做出正确的事情,立于常胜不败,他就必须实事求是。只有依据事实,经过正确的思想,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相反,任何使用掺杂了虚假成分的依据,或是经过不正确的思想,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这些正确与错误都将一步步地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一般来讲所有人都将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花言巧语或耸人听闻之类的不实之词盛行,家中的孩子必然受到影响,也会形成如此听说的习惯。如果孩子不知不觉中受此影响过重,形成常对事实进行改编的习惯,他对事实的记忆很少,而对改编之后的语言的记忆很多,久而久之他的头脑之中,虚假的东西将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的思维都是基于记忆进行的,如果一个人头脑中记忆的很多内容是虚假的东西,他思想结果的大多数也必将是错误的,再以此作为基础进行思考,其结果只能是错得更多更远了。

    乍听起来这些似乎不是社会中常见的现象,然而,只要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周边的各色人物,虽然极端的指鹿为马之人少见,但是,花言巧语、阿谀奉承、抬捧诬陷之人却比比皆是。只要认真细想,即使在家庭生活中,过分的夸贬也并不少见。

    其实修饰原本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式,它的存在自有其有利之处,只是使用过度之后或用错了地方,其不利之处也就彰显出来了。所谓的情商高或智商高,究其根本原因,其根本也就在这里了。社会上智商高情商也高之人的成功就在于,在各种情况之下,他们追求事实与修饰的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也就是中国人所讲的中庸。

     

    差异4:勇于改正与善于遮盖

    人是一个惯性体,思维与言行的惯性体。惯性就意味着,非有足够大的外力作用难以改变,人的很多改进源于失败的打击,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失误、挫折或失败。这就是说遭遇失误、挫折或失败,是促使每个人进步的、重要的、大量的机遇。

    在遭遇失败时,人群中有两种态度,一种人勇于承担错误,深刻反省自己错在哪里,并坚决改正;还有一种人在失败面前总想文过饰非,从不在自己身上寻找错误的原因,总是力图把错误推卸到别人头上。

    勇于改正的人每次挫折都有所得,都有进步;善于遮掩的人每遇失误,都要费心遮蔽自己的错误,结果不仅少有长进,还更加严重地扭曲了自己的思维习惯。几十年下来,勇于改正的人,每次大小失误都有斩获,一生都在不停地进步;善于遮掩的人把自己的精力与功夫尽都用在了费心遮盖,这件有弊无利的事情上了,结果毫无长进。不仅于此,有时为了一次遮盖,不得不再做出很多次的更多遮盖,有的甚至消耗毕生精力,有不少理论工作者或研究人员,对此也该深有体会。

    中国古人反对小孩跟大人顶嘴,也是这个道理。顶嘴的小孩必然为其错误替自己寻找理由,把错误归于别人。顶嘴的后果是他无法从错误中学到教训,这样就堵塞了自己一生学习与提高的一条十分重要通道,“吃一堑,长一智”对他无效。

    每个人有相当多的正确观念,来自因错误而带来的教训,无法吸取教训的人走过一生损失巨大。相反,小孩学会说一句,“是我的错”或“都怨我”,必将受益终生。每个人只要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身边存在大量的人,他们都可以证明,会说“都怨我”的人,都是相当能干的人。这话不仅是改过进步的标志,也更展示了不断进步带来的强大自信。

    有人说顶嘴可以启发孩子的自我思考,其实并不尽然,难道小孩努力理解大人所讲的道理就不是思考吗?应该说理解需要更多的思考,而且畅通的学习通道,更将会增加知识积累,从而将进一步提高思考能力。在这里理解比辩驳更重要,因为理解是学习和积累,辩驳更多的只是,基于自己原有观念的原地踏步。辩论更是鼓励人们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借口去驳倒对方,有人反对开展青少年辩论竞赛,就是这个原因。

    对待失败的态度也是自幼形成的,家庭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家里大人的言行举止必然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每个孩子都在不知不觉中打上了家庭的印迹,家长对孩子的有意识教育与培养,自然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具有重大意义。很显然,每个家庭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的起跑线不是,也不可能是各类兴趣班或补习班之类。

     

    差异5:接受他人与拒绝他人

    无论是遇到新观念、遇到新事理或是阅读书文,从学习的角度看,也可着到两种人。一种人的第一反应是先找道理,努力理解对方;另一种人的第一反应是先找毛病,力图驳倒对方。前一种人每每可以领悟到新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也正因为他的水平不断提高,他的批判能力也会同时提高。后一种人则很难学到新的东西,他的这种态度严重堵塞了自己学习的道路,一生难以提高。两种人在一起,若最初水平相当,假以时日之后两者再比,后者必然逐渐落后,他的批判能力也必然随之下降。

    在社会上还可以见到更夸张的第三种人,这样的人和你在一起谈话,谈到后来你会发现他根本就没有听到你所说的话,他所说的全是他想说的,全是他脑袋里面固有的东西,只是与你们的话题略微沾点边罢了。这样的人或许根本就不学习?这样的人一定是生来时即是顶级聪明的人吧?不然他怎么能够生存于世?

    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学习是批判的必要条件,没有学习,批判也就没有了来源或依靠;反过来却不成立,批判并非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还应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第一反应,并不是说第一反应是先找道理,就看不到毛病了,恰恰相反,找道理也会找到道理不通的地方,遇到道理可以学习,遇到不通可以引以为戒,自己经过学习,水平提高了,看到的问题自然也就更多了。在喜马拉雅网上《重识社会》的音频中,“听人劝吃饱饭”一节,引用了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和徐复观将军的故事,可以作为引证实例。

    遇事多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学习态度,是谦虚的表现。遇事第一反应是先找道理而不是先找毛病,是谦虚的真正含义。谦虚不应仅是口头上的谦恭客套,而更是发自心底对于道理的敬畏。遇事第一反应是先找毛病而不是先找道理,是傲慢的真正含义。傲慢不仅仅表现在言行之中,更是不学无术的内心状态。谦虚与自信并不矛盾,相反,自信的人内心充实才会谦虚,傲慢恰恰是内心空虚不自信的表现。

    “若他说的不对,我听了他的话岂不是对我不利吗?”这句看似不错的话,其实质是为自己拒绝学习的态度在做辩护,中国自古就讲究兼听则明。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站在学习的角度来看,就应该是无论他对错,首先看他对在哪里,有什么是可以吸收的;首先怀疑就是怀抱拒绝的态度,拒绝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东西,也就阻断了自己学习进步的可能。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两个人在一起一段时间后,总会是相对能干之人从对方的身上学到的东西更多,而不是相反。这似乎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其实细思之后不难解释。相对能干之人必是平时更善于观察学习之人,不然他也不会那么能干了;相对不能干的人必是平时更拒绝学习之人,他自然也就更谈不上观察了。

    人在婴儿时期主要是依据感觉进行模仿,后面又接受了大人通过语言进行的引导教育。叛逆是人在逐步建立了足够的自信之后,渐次形成自我意识的标志。第一次叛逆发生在两岁左右,是孩子情感发育的标志,第二次叛逆发生在7—9岁,是孩子理智发育的标志,第三次发生在12—15岁,是孩子身体成熟的标志。孩子叛逆的恰当程度与自幼的心态相关,还与叛逆期家长的引导相关。

    在每个叛逆期,家长对孩子有意与无意的正确引导,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错误的引导或无意识的误导,都会使得孩子过分的叛逆或叛逆不足,势必导致孩子内心发育的扭曲。自信不足或过度对抗,都属于孩子内心发育不良。孩子早期的自信是发育的必须,但却是盲目的。早期太强烈的批判态度是对抗性过强的表现,发展下去养成习惯,会堵塞孩子未来的学习与进步的通道,在随后无可避免且有增无减的失败之后,自信也将随之丧尽。家庭不仅是孩子的起跑线,还是孩子早期的跑道。

     

    差异6:轻重分明与缓急不分

    判定事物轻重缓急的标准、价值或意义的根本遵循,就是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两两相比的比较的体系,最根本的最高价值,就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根本价值,也就是人们做出一切判断的最终依据。

    高等动物就已具有隐性情感思维决定的价值体系,它们以情感强度作为自己的价值尺度,用以判别它们所遇到的一切事物。人类的每个婴幼儿在他的成长的最早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情感价值体系,后期随着语言和显性思维的不断提高,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成年的人们会逐渐形成,经显性理智(理论)修正过了的,隐性情感(内心)价值体系。

    古代的很多人只要简单地模仿前人进行自己的生活,一辈子也就活过去了。因而,他们几乎没有理论上的价值观,他们情感中潜在的价值观类似于动物,基本上是无意识自然形成的,只是又自然地增添了人类社会文化影响的一些印迹,这些添加同样是无意识的自然过程。其自然性体现在各地文化的不同之上,在同一地区大体上类似,所谓“此地民风淳朴”就是一种写照。

    随着文化的普及,现在的许多人有了理论的价值观,但已是五花八门,资产阶级的最高价值就是金钱,无产阶级的最高价值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最高价值是知识就是力量,等等等等,不一而终,大家各自都有哲学的理论基础。之所以这样混乱,就是因为哲学上没有最终解决人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最根本的基础飘忽不定,建筑在它之上的所有理论,就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这里说的理论上的价值观,不能直接指挥人的言行。真正能够指挥人言行的价值观,是由自身情感深深认同的,情感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一定是有意识的。人的情感价值观,来自动物时代,又接受了社会文化(理论)的潜移默化的无形改造。

    这种情感价值观,不是口头上的价值观,也不仅是理论上的价值观,而是真正融化在情感深处,深入内心潜底,流淌在血液之中,体现在言行习惯上的,价值判断标准。有意识的理论价值观,只有变成或形成无意识的情感价值观(惯性、倾向或意向),才能叫做真正的价值观。

    王阳明所论的知、心与行,就是说“知”只有深入“心”,才有“知行合一”。没有进入内心(深入情感)的知识(知晓)不能变成行为(语言)。情感价值观也就是,人们通常在谈佛论经时所说的“慧根”,或西哲千寻百找的“自我或灵魂”,这才是人们做出一切判断的最终依据。

    常听人说我真喜欢、真欣赏或很爱好什么什么,这些喜欢的对象可能是某人、某物或某事。这就是他真实情感的流露,这个情感倾向正是他在诸多相近人物或事物中,运用情感价值观判断后得出的结论。人们通常只知道这个结论,却对自己的判断过程全然无知。因为这些判断,来自人的无意识隐性思维,人类从前对此一直很迷惑。

    理论上的价值观,必须在理论上站得住脚,有严谨的道理推论,普遍符合社会现实,使所有人尤其是思想深刻的人,能够心悦诚服的接受。只有这样的理论价值观,才能逐渐被人们的情感所接受,逐渐指挥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形成人们思维与行为的习惯。

    否则,理论上站不住脚的价值观,不会被人们真正接受。那么,这个理论上的价值观到底应该是什么?因为人们至今不知道什么是人,因而也就不可能知道,人应该具有什么价值观,这一点以前的哲学和宗教从来就没有彻底搞明白。

    这里的关键字是“彻底”二字,只要不彻底,结论就会有很多种,而不是唯一的。但是,任何事物的正确结论,只有也只可能有唯一的一个。现在存在于世的,某一事物的多种可能都是因为不彻底。彻底正是哲学的追求,可惜的是一直没有追到。在《重识哲学》中,有更多关于人与思维的深入探讨。

    现在我们的许多企业进行战略研究,也为自己制定了价值观,但是,就连企业的高层领导都不能真正理解自己企业的价值观,也不知道价值观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价值观。于是也就谈不上,对企业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更不要奢谈,用企业价值观不断指导自己的决策思维,从而形成全公司的工作习惯。这样的价值观只能是摆设,只能是自欺欺人,这样的战略做了也白做。

    今天中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不够高,天天骂街的几乎在所有微信群里随时可见,这正是因为人们头脑中的价值观存在根本性混乱。在中国人头脑中原有的孔孟之道,受到西方自由、民主的冲击后,产生了剧烈的震荡,这个冲击始于康熙时代,这个震荡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的摇摆,至今仍然摇摆不定。

    现在谈论价值观的人不少,知道这个名词的人更多,但是,真正认识到价值观的本质和意义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这正是因为哲学一直没有解决人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这里仅仅举了一个价值观的例子,其实政治、经济、发展、社会、男女、个人、审美、科学等各个领域的问题,其核心都是哲学问题,只有哲学的根本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些人类的重大问题才能清晰。

     

    三、余论

    这里所论之人与人的不同,不免挂一漏万,现实中人与人的不同从思想到言行无所不在,不过这里所述的不同,都是些比较底层的基础不同,正是这些基本的不同,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造就了人间那千千万万的不同。

    本文中主要讲述了各种不同的两个极端,实际上每种差异大量存在的不是两个极端而是各级中间状态。这里只讲两个极端不讲中间状态,只是想让我们在看问题时更加清晰,别无它意。

    不过还是不得不提一下,由于人类仍处于从情感迈向理智的初期进程之中,现在世界上偏向情感而非理智的人群仍占绝大多数,这样的事例俯拾皆是,大家看看眼前,此次抗疫中拒绝戴口罩的可能都是比较偏向极端的状态吧。

     

    图片

     

     

     

    转载请注明来源:人类思想的相同与不同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