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认为Ta很有价值,就不要吝啬告知他人

table of contents

    既然你认为Ta很有价值,就不要吝啬告知他人

     

    01.

    在《战国策》西周篇里,有篇关于大臣劝谏西周君立太子的故事。

    西周的太子死后,其他公子都想当太子,周最就是其中之一。

    周最与齐国的关系很好,于是就借助齐国的影响力为他争取太子之位。

    但西周君对于让周最当太子的态度总是遮遮掩掩、不明朗。

    我们从西周君的角度来看看,他为什么会这样犹豫不决呢?

    因为他陷入到了两难困境,其逻辑为:

    要么立周最为太子,而得罪其他公子及其势力

    要么不立周最为太子,而得罪周最及其齐国

    要么立周最,要么不立周最

    ------------

    不是得罪其他公子及势力,就是得罪周最及齐国

    西周弱小,谁都不愿得罪,所以选择了骑墙——不说立周最,也不说不立。

    西周大臣司寇布觉得这样不妥,于是对西周君说:

    大王派人告诉齐王说周最不愿意做太子,这样实在不合适。

    为什么呢?你说我这样做不合适,得给我理由……

    02.

    司寇布表明了观点,也得给出理由。

    于是他给西周君讲了一个故事——

    以前函冶氏为齐太公买了一把宝剑,但齐太公没看出它的精良品质,结果把宝剑退了,并要回了自己的钱。

    后来越国有个人想用千金买这把宝剑,函冶氏认为出价低了,不卖。

    最后等到函冶氏快死的时候,给围在床头的子孙们叮嘱:

    任何宝贵的事物,一定不要只是让自己知道它的宝贵。

    司寇布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因为他想传达一个观点:

    宝贵的事物就得让其他人知道。

    以类比的形式进行了推理:

    齐太公不知宝剑精良,所以不接受它

    越人不知宝剑价值,所以不出高价给它

    ……

    ------------

    不知宝剑的精良与价值,就不接受不出高价买它

    最后,这些只有自己知道精良的东西,可能窝在自己手里,发挥不了它的价值。

    03.

    西周君纳闷,你讲这个故事和周最、和立太子有什么关系呢?

    司寇布不慌不忙的解释:

    如今大王内心认可周最,想立他为太子,然而这件事只有大王你自己知道,天下却没人知道。

    再者,大王告知齐王“周最不愿做太子”,反而会使齐王认为你想要立周果为太子,却拿周最自己不愿做太子来欺骗齐国。

    这里司寇布进行了一个简单推理:

    宝贵的事物不让人知道,就难以被认可

    你内心想立周最为太子,却未告知天下

    ------------

    则,周最很难被天下人认可

    如果立周最为太子的意愿表达模模糊糊,最后他不被天下认可,那么于齐国而言,你西周的做法就会伤了我的感情。

    司寇布接着说到:

    大王的态度不坚定,而周最确实善于治国理政,你为何不让大家看到这一真相呢?

    不仅如此,奉养父母没谁比周最更真诚,国事、家事能兼顾。

    他应当被立为太子,大王完全可以告知天下。

    这里暗含了一个推理:

    太子的人选应该能力与品行兼备

    周最治理国家有能力,奉养父母有品行

    ------------

    所以,周最是最佳太子人选

    既然如此,告知天下则理所应当。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