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种叫德伯尔语的语言里,女人、火和危险事物是用同一个词表示的。我们也许会猜想,那些说德伯尔语的人,是不是也听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是不是觉得女人和火一样危险。
我们的推理是如此自然:由 3 个词汇的相互联系推及分类,再推及共同性。这种推理依据“分类的方法”:有共同特征的事物属于同一类。
这种传统的范畴观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然而陆陆续续不同学科在各自的研究中发现了传统范畴观的破绽。罗施(Eleanor Rosch)率先把这些发现整合起来,开创了“原型理论”。
研究人类如何分类,是为了研究人类如何认知: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概念体系,它是如何组织的?人们是否都有同样的概念体系?如果是,它是什么?如果不是,那么人类思维的共同方式是什么呢?
认知语言学家们已经发现,我们对事物的分类其实不是像传统范畴观那样的。而是像一种“原型理论”所描述的那样。
对于“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麻雀”这样的鸟,而不是“鸵鸟”这样的鸟。麻雀这个范畴成员比鸵鸟更居于中心地位(而不是像传统范畴观所认为的,所有成员地位一致)。
但是这种原型效应是为什么呢?本书作者莱考夫(Geogre Lakoff)认为,原型只是表面问题,它是“认知模型”的体现。
莱考夫把自己的隐喻、转喻理论整合进现有的“认知模型”的研究,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的理论,进一步解释人类是如何理解概念的。
在考察人们如何认知概念的同时,莱考夫也发现了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经验世界的认识论,被他称为“经验主义”,这是一种和传统“客观主义”相区别的认识论。
换句话说,跟着莱神的脚步,我们不仅能知道如何学习更好(如何思考更清晰),我们还能知道我们如何生活得更好。
01 范畴是具有共同特征的物体的集合。这些共同特性是充分必要条件。它由“集合”这一概念来表示。
02 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抽象的容器。某事物不是在这个容器之中,就是在这个容器之外。
它传达出这些含义:
* 与人体的经验无关
* 没有想象力的部分(隐喻、转喻、联想)
* 我们只是按照事物的原样分类,事物本来就有其自然的种类,因此我们心中的分类自然也就符合世界上存在的各种事物的种类。
* 所有的人思维时用的是同样的概念系统
* 在范畴中,没有哪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具有中心地位
在范畴观的迭代中,这些都最终被一一推翻了。
传统范畴观的一个问题是,它只是一种经验式的假设,而我们一直默认当真理。
2 范畴观的发展
传统范畴观的第一个主要破绽,一般公认是由维特根斯坦发现的。
他思考了“游戏”这个词汇。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游戏呢?
是像斗地主这样需要动脑子的,还是像押赌注这样纯靠运气的?是像下棋这样有竞争的,还是像丢手绢这样纯娱乐的?
在“游戏”这个分类里,并没有一种所有成员共同的特质。维特根斯坦认为它们根据“家族相似性”聚合而成的。
家族中的各个成员在各种不同的方面彼此相像。就像同样是中国人,可以有不同的头发颜色、皮肤颜色,或者是性格气质、民族文化。
下棋和斗地主都涉及竞争,斗地主和电脑里 Windows 自带的蜘蛛纸牌游戏都是纸牌游戏。A 和 B相像,B 和 C 相像,以此类推,它们都被归到了一起。
由此,“游戏”这个范畴没有确定的边界,“数”也是。
维特根斯坦还考量了“数”这个概念。历史上,“数”首先是被当作整数。后来,相继扩展为有理数、实数、复数、超限数,以及数学家们发明创造的各种各样的数的类型。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可以将数的范畴仅限于整数,或仅限于有理数、实数。但是,数的范畴并没有以任何自然的方式得到限制。
“数”的界线可以人为设置,也可能扩展。
此外,每一个关于数的精确定义都必须包括整数,而不是每个数的定义都必须包括超穷数。可见“整数”,比其他数更具有中心地位。
可以看到,这已经反驳了传统范畴观里的 2 个基本点。
从维特根斯坦到罗施之前,有不同的哲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在各自的领域发现传统范畴观的“破绽”。作者一一介绍了他们的理论,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3 罗施的原型和基本层次理论
原型和基本层次理论,或称原型理论,并不是罗施独创的。前面提到,在罗施之前,已经有不同的学者发现了这方面的理论。罗施首次把各个领域中的研究综合了起来,发展成一个单独的理论。罗施对认知语言学贡献卓越,还表现在几个方面:
01 她向传统范畴理观提出了挑战。传统范畴观原先在语言学,人类学,哲学和其他学科中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正确的。但是现在发展成认知心理学下面的一个专门的领域。
02 她做了大量的实验来研究范畴划分。在此前,关于范畴的研究多少有点经验的、直觉的。但是罗施创造性地设计了大量实验。在“用实验来研究范畴”这一点上,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原型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说一种分类的时候,脑子里会认为某种概念是更典型的。例如说起“鸟”,人们更常想到麻雀、金丝雀等,而更少想到鸵鸟。麻雀比鸵鸟更典型。
基本层次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相较于较高层次的范畴(上位范畴)如“动物”、“家具”、“交通工具”和较低层次的范畴(下位范畴)如“波斯猫”、“敞篷椅”、“敞篷跑车”,中间层次的范畴“猫”、“椅子”、“汽车”更为重要。
中间层次,也即基本层次,是我们最容易识别的层次,是孩童时最先学习的层次,也是日常讲话时最常使用的层次。
例如,我们会说“那边有一条狗。”而不是“那边有一只哺乳动物。”或者“那边有只牛头梗。”
它也是我们的知识被组织起来的层次。
知识主要是在基本层次上被组织起来的。这是由下列方式决定的:当研究人员要求接受实验者列出范畴的特征时,对于处在上位层次的范畴成员(家具、交通工具、哺乳动物),他们几乎列不出什么特征; 对于处在基本层次的范畴成员(椅子、汽车、狗),他们列出了他们所知的大多数特征; 而对于处在下位层次的范畴成员(摇椅、赛车、猎犬),实际上他们对其所具有的知识并不比对基本层次范畴成员所具有的知识多多少。
莱考夫认为是内心意向+肌肉活动(motor action)。
例如椅子,我们具有椅子的内心意向——这是一种抽象意向,不是指某个特定的椅子(感觉有点像向内意义,即内涵);我们通常坐在椅子上,这是有肌肉活动的。(我们靠着靠背,压着椅面等等。)
但是上位范畴不具有这些。例如家具。我们并没有关于家具的某一种内心意向:试着想象一个既不像椅子,又不像桌子,也不像床的家具,这是做不到的。
我们也没有关于家具的肌肉活动。这指的是与总体的家具的肌肉活动,而不是与某一件具体的家具例如椅子桌子床的活动。
这一点和后文讲到的经验主义密切相关。
莱考夫所谓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的含义,我感觉就是“认知模式”这个概念的含义。不同的语言学家对于认知模式有不同的见解,但基本上是比较相似的。这里我们主要讲一下莱考夫所认为的认知模式的含义,或者说理想化认知模式。
* 菲尔莫尔(Charles J. Fillmore)的结构语义学
* 兰格克(Ronald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
*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转喻理论
* 福考尼(Gilles Fauconnier)的内心空间理论
ICM 有 4 种结构原则
* 菲尔莫尔结构语义学中的主题结构(propositional structure)
* 兰格克的认知语法中的形象-图解结构(image-schematic structure)
* 隐喻映射(metophoric mapping)
* 转喻映射(metonymic mapping)
每个ICM构造出一个福考尼所描述的智力空间
1 四种结构
01 主题结构 ICM
所谓的主题结构,可以用菲尔莫尔的框架(frame)概念来理解。
我们用“星期二”这个概念就能理解了。
“星期二”的定义与一种理想化模式有关,该模式包含一个由太阳运转所限定的自然周期,它表示一天结束新的一天开始,并涉及一个较大的7天历法的周期概念——星期。 在这一理想化模式中,星期是一个由7个部分按照线性顺序组织而成的整体,每个部分被称为一天。第3天便是星期二。 同样,“周末”是“5天工作之后,有两天休息时间”这样一种概念。两者加在一起便是一个7天的日历。 我们的心智模式是理想化的,因为7天为一周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由人类创造的。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文化都具有相同的星期概念。
要表示巴厘人的节日 Galungan,需要一个复杂的ICM,这个ICM是三种星期结构的叠加,一种是5-天的,一种是6-天,一种是7-天的。
关于“主题结构”,作者还有一段解释
主题模式详述这类范畴的元素、元素的特征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大部分知识结构均属于主题模式这种形式。
因此一个领域某种模式(像徳伯尔语的“战斗”)会包括该领域所发生的各个部分(像战矛);一个描绘我们关于火的知识的主题模式会包括“火是危险的”这一点;一个分类模式,像德伯尔语中的基础模式,会包括与每个范畴相对应的4个元素,以及一个分类条件:任何不属于前三个范畴的东西属于第四个范畴。
但这个定义给我的感觉啥也没解释,有种“当一个范畴不属于其他 3 种模式时我不知道怎么分类了就放在这个分类里吧”的感觉。还是记得“框架”的概念有点用。
02 转喻
形象-图解结构,书中比较清楚。隐喻需要单开一篇讲。介绍下转喻。
什么是转喻?
部分指代整体就是转喻。
例如:
* 那三明治刚才把啤酒浇了自己一身。(三明治指代吃三明治的人)
* 白宫表示沉默。(白宫指代美国政府)
注意转喻既表示一种认知模式,也代表一种原型效应。或者说,转喻的认知模式形成的那一刻,就产生了一种原型效应。这个后文会说。
转喻的类型
可以说各种“贴标签”都是转喻。作者这里作了细致的区分:我们都是通过什么途径贴标签的。
1)固有模式(Social Stereotypes)
各种贴标签。女司机、政治家(阴险狡诈)、上海人、河南人等等。
它们被赋予各种文化期望,被用来作推理。常会成为公众议题。它们随时间而改变。
2)典型(Typical Examples)
知更鸟和麻雀是典型的鸟。
锯子和锤子是典型的工具。
社会性固有模式通常是人们意识到的,而且是公众议论的话题,甚至可能有名称。而典型的范畴成员的运用通常是无意识的、自动的。
它们不是被用于赋予各种文化期望,而是被用于推理。
我们通常是从典型的例子推断一般的例子,假如麻雀(鸟的典型例子)在某座岛屿上得了一种病,那么这个岛上的鸵鸟(鸟的非典型例子)也会得这种病,但是反之我们不会这样认为。
如果一个典型的男人长有头发,我们会推断一般的男人头上也长了头发。此外一个男人可能会因为头上没有头发,而被认为不是一个典型的男人。
这一点在《思考,快与慢》里有认知实验的证据(虽然略有差异):我们善于从特殊性归纳一般规律,却不善于从普遍性推导特殊性。
作者还列举了几种转喻,都比较像是引起逻辑谬误的例子,不一一列举了。
2 单个和组合(集群)
ICM 还可以成组合。例如母亲这个概念。
母亲,似乎可以定义为“一个生过孩子的妇女。”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是亲属关系称谓的一种,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也用于比喻养育人的某一群体或事物。”
然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没有一种定义能包含所有的情形。母亲实际上是由多种认知模式构成的一个集群模式:
—— 生育模式:生育过的人是母亲。 生育模式通常伴随着一种遗传模式,尽管自从卵子和胚胎移植技术发展以来,生育模式和遗传模式并非总是互相吻合的。 —— 遗传模式:贡献遗传物质的女性是母亲。 —— 养育模式:养育了一个孩子的成年女性是那孩子的母亲。 —— 婚姻模式:父亲的妻子是母亲。 —— 家系模式:最亲密的女性长辈是母亲。
我有 4 个真正的母亲:给我遗传基因的女人、生下我的女人、养育我的女人、以及我父亲现在的妻子。
各种关于“母亲”的隐喻也是基于不同的模式。
例如“失败乃成功之母”——生育模式。“他要他的女友像母亲般照料他。”——养育模式。
3 原型效应
作者引用罗施的话强调,原型效应是个表面问题。它是ICM的一种体现。原型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真正要了解的,是原型底下的ICM。
单个范畴背后的 ICM,它的原型产生于范畴成员、子范畴;如果是主题模式,组成范畴的“框架”,可能也有原型。
认知模式集群组成的 ICM,它的原型产生于子模式、也可能是某范畴的子范畴。
01 单个范畴背后的ICM
1)如果是主题模式,组成范畴的“框架”,可能也有原型。
这个的典型例子是英文 bachelor (单身汉)(中文语境下的例子我换成了“大龄剩女”,参考文章《如何通过遣词造句,读懂对方没说的信息?》)
这是菲尔莫尔举的例子
名词“单身汉”可以被定义为未婚的成年男子,但该名词显然是作为一种动机明确的测量仪器而存在,用以给那些生活在对婚姻和婚龄有着某种期望的人类社会中的人们划分范畴。 那些长期未婚同居的男子一般不能被说成是单身汉;一个被抛弃在丛林里的男孩长大成人后,与人类社会没有任何接触,也不能被称为是单身汉;约翰保罗二世( John Paul II )严格的说也不会被认为是单身汉。
也就是说,它的框架是未婚的成年男子,但这个框架有一个被过分简化的原型。同样是未婚成年男子,前面提到的人其实是不包括的。
2)它的原型产生于范畴成员、子范畴
这个就非常多了,前面的转喻模式都是这种。
另外,像单身汉,即便我们把框架定义为人类社会中有婚姻(典型的是一夫一妻制)和有婚龄的条件下,即把前面提到的人都排除掉,这种情况下也有原型。
例如一个身强力壮、与很多女人发生关系、不追求家庭生活的单身汉(啊米国),比一个身体虚弱、喜欢照顾孩子、愿意与一个女人保持稳定的性关系、家务做得很好的男人更符合“单身汉”的定义。
02 认知模式集群组成的 ICM
认知模式集群组成的 ICM,它的原型产生于子模式、也可能是某范畴的子范畴。
1)子模式
同样是“母亲”这个概念。
约翰逊博士选择生物模式作为母亲一词的基本含义......《芬克和瓦格纳标准词典》(Funk and Wagnall’s Standard)选择养育模式作为母亲的基本含义,而《美国大学词典》(American College Dictionary)则选择了家系模式。
2)子模式下某范畴的子范畴
子模式下某范畴的子范畴,而不需要和所有子模式有关联的子范畴,就可以代表整个ICM集群。
例如,母亲这个概念,其原型是家庭主妇型母亲。这个原型是与“养育模式”有关的。怎么知道的呢?我们看一下它的对立面“工作型母亲”(working mother)就知道了。
工作型母亲,指的是有一份工作的母亲吗?那么,如果一个母亲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收养,而自己去工作,她可以被称为工作型母亲吗?不可以。相对地,那个被送养的女人,如果她也工作的话,她可以被称为工作型母亲。
因此,工作型母亲是和养育模式有关的。同样的,家庭主妇型母亲也和养育模式有关。
3)综合模式
到现在为止,母亲,作者认为有两种认知模型:
* 由主题模式集合而成的集群模式
* 转喻模式
作者认为,“母亲”最好的例子(原型),是这两种认知模型的一种综合:
她是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是个主要养育孩子而不是外出赚钱的家庭主妇,并且她已与孩子的父亲结婚。
知道了原型和认知模型的概念,对于我们如何理解概念(以便更清晰地思考)、如何更好地沟通(理解他人),是有帮助的。(具体可以参考 《如何通过遣词造句,读懂对方没说的信息?》)
1 “互动”
传统的范畴观,在最开始有提到。传统范畴观背后是“客观主义”的认识论。
客观主义(感觉有点类似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世界是由实体组成的。实体有实体的特性,实体间有相互关系。实体有核心特性和附属特性,核心特性决定了实体是什么。附属特性是随机产生的,它不能决定一个实体。
举个例子,一张红色的桌子。它有桌面,没有桌面就不是一张桌子,桌面是桌子的核心特性。但是红色是附属特性,如果没有红色,如果这是一张棕色的桌子,桌子还是桌子。我站在桌子旁边,我和桌子之间就是有关系的。
计算机的数据库也有这个隐喻。它有实体、实体的特性、实体之间的关系。
客观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就像是“自然的镜子”。你的认知活动(通过对抽象符号的操作)反映外在的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够正确反映的话,就是所谓的理性。反之就是不理性的。
那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是什么呢?它有一个关键词是“互动”。
前面提到,基本层次的范畴是我们最先学习的范畴。我们对于基本层次的学习,是通过“内心意向+肌肉活动”。
举个例子,“黑枪”和“假枪”这两个概念,客观论者会说黑枪是一把黑色的枪,假枪不是一把枪。但这个解释没有说明假枪是什么。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里,莱考夫指出,假枪保留了枪的知觉属性(一把假枪感觉起来像一把枪)、肌活动属性(可以像真枪一样握它)、目的属性(具有真枪的某些作用)。但它取消了功能属性(一把假枪不能射杀)、用途来历(如果它被制造成一把真枪,它就不是一把真枪)。
这表明我们依据属性的一种多维完形去构建枪的概念,这里的维度是知觉、肌活动、目的、功能等等。
世界并非孤立地存在在那里,我们脑子里关于世界的概念,部分由我们亲手塑造。
基本层次的范畴部分地由互动创造,这是经验主义的一个方面。
2 隐喻可以创造现实
经验主义的另一个方面,在于隐喻可以创造现实。
奇葩说第二季里,对于辩题 “整容会帮你成为人生赢家吗?” 蔡康永说:
今天我们的辩题.......它已经排除掉了我们讨论的一大批人,就是那些根本不在乎人生输赢的人,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那些想要人生快乐、幸福的人,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想要成为人生赢家的人,是把人生当成是战场的人。他们在打仗。他们打仗靠什么?他们打仗靠武器……
Jimmy Carter 总统在面临能源危机时宣布进行“道义战争”。如果你把能源危机看成战争,你接受存在外来敌人的看法,那么当卡特通过经济制裁使OPEC 削减一半石油价格,你就会认为他赢得了战争。反之,你不觉得他有什么“胜利”。
客观主义认为,世界上先有实体再有符号,我们认为人类的心智像一面镜子,创造出符号去反映、关联这个世界上的东西。但是实际上也有一些东西是先有概念再有实体,例如像政府这样的抽象概念,是我们先创造出这个概念,再按照这个概念制定规则去行动。
奎因有个名句——“是”表示一个变量的值。当我们论述的是隐喻的时候,这句话就不成立了。隐喻不是一个现实。
我们说时间就是金钱。因为我们说时间是可以被节约,被浪费的,甚至是可以被偷盗的。当老板说:啊,这些人上班摸鱼,是偷盗了公司的时间。那么这些老板,他们就会相信真的存在一个范畴叫做“被偷盗的时间”。
然而这句话本身是一个隐喻,隐喻不是现实,它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
大多数情况下,重要的不是隐喻是真实还是虚假的问题,而是伴随隐喻而来的认知和推理,以及隐喻所批准的行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用隐喻来界定现实,进而在隐喻基础上采取行动。
转载请注明来源:理解概念需了解背后的认知模型 |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读书笔记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