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我感兴趣了,那就面基呗
01.
今天说一下范睢(sui)入秦谋官的故事。
谁是范睢?
如果你看《大秦帝国之崛起》,会发现一个猥琐狡诈却胸怀谋略的家伙,他是秦昭襄王时的宰相,害死白起的那个应侯。
他明确提出“远交近攻”的方略,为秦国一统天下厘清了路子。
在《战国策》秦策里,记录了一则他初到秦国谋官的故事。
因为先前不了解秦王,心有余悸地他就通过王稽引荐,给秦昭襄王写了封信,信上说——
我听说明君当政,对有功劳的人一定会奖赏,对有能力的人一定会封官;
功劳大的人俸禄多、爵位高,能力强的人封的官就大。
如此,没能力的人就不敢随便做官,有能力的人也不会被埋没。
范睢书信一开篇,就应用条件推理给秦昭襄王锚定了“明君”观念:
如果是明君,则有功者赏、有能者用
秦王你要做明君
------------
秦王你要赏有功者、用有能者
这个是条件推理中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的形式。你要做明君,奖赏用人就得跟上。
有大能耐的人(暗示我范睢)就一定得封大官重用。
02.
范睢在信中抛了这个观点,接不接本是秦昭襄王的事。
可是范睢什么脑子?他才不会轻易地把决策权交出去,于是继续写道——
如果您认为是这个道理,依此行事就有利于治理国家;
如果觉得无法实行,那么把我留在秦国也没什么作用。
秦王对这个观点的表态,得面临一个假两难推理:
要么认同它,国家治理有方
要么否定它,把我(范睢)赶走
或者认同,或者否定
------------
或者国家治理有方,或者赶走我
对秦王而言,赶不赶走范睢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国家治理有方。
还没完,他继续引经据典写道——
昏君,是奖他喜爱的人,罚他憎恶的人;
明君则不然,奖的一定是有功的人,罚的一定是犯了罪的人。
而今我的胸膛挡不住砧板,腰板抵不住利斧,怎么敢拿毫无把握的计策献给大王您呢?
范睢继续给秦王戴着“明君”的高帽,明君有明君的威严,不容冒犯。
我一旦给你进言,就一定不会欺骗你:
如果欺骗明君,一定会被处罚
我不愿被处罚
------------
我不会欺骗明君
条件推理中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的形式,推理有效。
所以你得相信我。
退一步讲,就算你因为我的身份卑贱而不相信我,但你总不至于质疑举荐我的人(王稽)他不可信吧?
双重“信任”的理由,你总该相信我了吧。
03.
好吧,你秦王有可能还是会不信任我。
那就继续提供说服信息——
我听说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它们均是宝玉。
即便最初都未能被工匠辨识出来,但它们终究成了天下名器。
同样,明君未能辨识而遗弃的人才,难道就不能使国家治理有方吗?
范睢在这里为了说明“是金子总会发光”,用了一个类比论证:
即便奇石最初不被发现,
但终会成为宝玉
------------
即便人才最初不被重用,
但终会治理国家
范睢使劲的暗示着“我是人才”,即使现在不被重用,以后也一定会。
落在书信上的文字,却是给秦王谈招募人才的方法——
善于治家的人,可以在自己国家内找寻;
善于治国的人,可以在各诸侯国中招揽。
正因为天下有明君,各诸侯国才不可能独自据有治理家国的人才。
关于治理国家的人才,不要局限于自己国内,还要放眼其他诸侯国,所谓的考虑考虑“外国”人,要唯才是用。
为什么表达这个呢?同样是为自己能被重用而做铺垫:
不要在意人才来自哪,唯才是用
我是来自魏国的人才
------------
所以,重用我是可行的
范睢行文中时刻紧扣着主题:重用我,可行!
04.
他对秦王重用自己还是不放心,于是再给他说几句加油打气的话,督促督促——
良医可以预知病人的生死,明君可以洞察事情的成败。
所以,有利的事就该实行,有害的事就该舍弃,疑惑不定的事就稍微地尝试。
这个道理,即使是尧、舜、禹、汤再生,也是不能改变的!
还犹豫啥呢,你是明君,你就能洞察成败,用我就是成——是该做的事,那就落实呗:
如果认为是对的选择,就尽快落实
用我是对的选择
------------
所以,尽快召我觐见封我官职
这里用的也是条件推理中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的形式,推理有效。
大前提是公理,为真;小前提是前面证明了的,为真;那么结果就可信。
快快召我进宫吧。
主要的事就说完了,最后跳出说服,来做个总结——
重要的话,我不敢写在信里;无关痛痒的话,又不值一提。
我猜测是因为我愚昧,所说的话可能不符合大王您的愿想;或者是因为我地位低下,所说的话不值得一听,所以才不召见我。
如果不是这些原因的话,就希望大王能稍微抽出点时间,让我当面进言。
信写完了,也提了一个可以进一步接触的要求,是否可行,全看秦王了。
当书信呈了上去,秦王看后大为喜悦,感谢了王稽为国举荐贤才,并派车马去邀请范睢进宫详谈。
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果你对我感兴趣了,那就面基呗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