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立国君,是一桩大生意

table of contents

    拥立国君,是一桩大生意

    01.

    说到历史上最会做生意的人,一定绕不开吕不韦。

    他做了“立国家之主”的生意,不仅赚得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还影响了战国末期的历史进程。

    《战国策·秦策》中就记录了他的这桩生意。

    吕不韦是濮阳人,在邯郸做生意时,遇见了秦国放在赵国做人质的秦王儿子——公子异人。

    回家便和他爹聊了起来——

    吕不韦:耕田种地能得几倍利益?

    吕老爹:十倍。

    吕不韦:珠宝生意能得几倍利益?

    吕老爹:一百倍。

    吕不韦:拥立一个人做国君,能得几倍利益?

    吕老爹:无数倍。

    吕不韦:现在我即使努力耕种、勤恳经营,依然不能衣食无忧,而当下有个机会来拥立国君,恩泽后世。我要做这笔生意。

    先来看看吕不韦是如何做出“要拥立国君”的决定的?

    他进行思考的底层观点为:做生意,就得选获利最大的。

    那么做什么事获利最大呢?

    耕种<珠宝生意<拥立国君

    于是有了演绎推理:

    做生意,就得选获利最大的

    拥立国君获利最大

    ------------

    则,做拥立国君的生意

    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导出结论,推理形式有效,且前提为真,则结论成立。

    02.

    既然决定了,那就开干。

    第一步得主角——秦公子异人——重视并参与进来,毕竟是拥立他做国君的。

    于是,吕不韦就跑到了异人的住处和他促膝长谈,他讲到——

    现在公子傒有资格继承秦王之位,再加上他的母亲在宫中,可以帮衬他。

    但你现在一无继承资格、二无母亲帮衬、三又处于祸福难料的赵国,一旦秦国背弃盟约和赵国打起来,你的处境就很危险。

    如果公子按我的安排行事,我就有办法让你回到秦国,继承秦王之位。

    吕不韦对异人的简短劝说,包含了两次逻辑推理。

    第一次通过对比论证,把异人的危机意识先给激了出来:

    公子傒,可继承王位,有母亲帮衬,居秦国

    公子异人,无继承资格,无帮衬,质子他国

    ------------

    异人的处境很危险

    接着第二次做了个析取推理,让异人不得不选择跟自己“合作”:

    要么处在危险中,要么回国当国君

    不愿处在危险中

    ------------

    则,愿意回国当国君

    析取推理中,如果只有两个析取支,否定一支,则必然肯定另一支。

    愿意是愿意,具体该怎么做呢?

    吕不韦先出使秦国,并答应会回来接异人回秦国。

    03.

    这边异人想回秦国,但不见得秦国那边愿意接纳。

    吕不韦得想办法先把路铺好,于是他找了秦王的王后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试图通过阳泉君影响华阳夫人,进而由华阳夫人影响秦王做决定。

    见到了阳泉君,吕不韦讲到——

    您快大难临头了,您知道吗?

    大王年事已高,王后没有子嗣,如果让子傒继承了王位,他一定重用士仓——他素来与你不对付。到那个时候,不仅是你自己,连王后(你姐姐)也会遭受非难。

    而公子异人是个贤才,现在正在赵国做质子,没有母亲在宫中保护,非常想回到自己的国家。

    如果王后能请求大王把异人接回国,再把异人“过继”为她自己的儿子,那么她将来便有了依靠。

    如此,异人就可以拥有王位继承资格,一旦被立为太子成了秦王,就会保护华阳夫人免受非难。

    吕不韦对阳泉君的说服中,应用了条件推理:

    如果子傒继位,则华阳夫人、阳泉君都将遭受非难

    (华阳夫人、阳泉君)不想遭受非难

    ------------

    则,不要让子傒继承王位

    不让子傒继承王位,那谁来继承呢?

    贤德并孝顺的异人。

    将他过继为华阳夫人的儿子,待他继位,就保障了往后的日子。

    阳泉君很认可,进宫说服了王后。于是,王后就请求秦王,秦王便让赵国将公子异人送回秦国。

    04.

    回去的路算是通了,那就启程吧!

    这时赵国喊话了,咋说走就走呢,你想走也不得问问我放不放呀。赵国这边还给杠上了,不想放人。

    大生意,总会遇到很多问题,要做成这笔生意,就必须得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吕不韦再次回到赵国,要说服赵王放人,他说到——

    如果秦国想侵略赵国,是不会因为一个公子而耽误国家战略的,扣着异人不放是徒劳。

    如果赵王让异人回国继承王位——受秦王宠爱、且华阳夫人要过继他做自己的儿子——并以厚礼把他送回去,则异人会记住大王的恩德,将来以礼相待。

    再说现在秦王已经年老,有朝一日驾崩了,赵国即使有异人做质子,也不足以和秦国结盟。

    什么意思呢?吕不韦的表达就一个结论,扣着异人不放行,对赵国没好处。

    他是怎么论证的呢?

    扣着异人,抵挡不了秦国侵略赵国

    扣着异人,无法建立秦、赵的结盟

    扣着异人,得不到将来的以礼相待

    ------------

    扣着异人,没好处

    赵王想了想,确实如此,扣着他不但没好处,还一堆麻烦,那就放了吧。

    于是赵王派人送异人回了秦国。

    05.

    异人回到了秦国,吕不韦安排他穿着楚人的衣服,去见华阳夫人。

    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人,看着异人这身装扮特别亲切、很高兴,并觉得他很聪明,随即认他做了自己的儿子,还改名为“楚”。

    之后华阳夫人常在秦王耳边吹风,秦王对异人的感觉也挺不错。

    有次秦王和异人聊起了边境安全问题,秦王惊奇于异人的才能,加之华阳夫人一旁劝说,就立了异人为太子。

    等到异人继承了王位,便任用吕不韦做丞相,封他为文信侯,将蓝天十二个县分封给他。

    如此,吕不韦的大生意做成了,终身享有荣华富贵。

     

     

    转载请注明来源:拥立国君,是一桩大生意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