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交近攻”定谋略,“近攻”执行给步骤

table of contents

    “远交近攻”定谋略,“近攻”执行给步骤

    01.

    上回说到范睢(sui)给秦王献计“远交近攻”,秦王觉得挺好。

    只是具体要怎么做?秦王想再具体了解一下。

    秦王问:

    我想亲近魏国,但魏国的态度经常变化莫测,使我无法亲近。

    请问怎么才能亲近魏国呢?

    范雎说:

    用谦卑的言辞、厚重的财物去侍奉它。

    如果不行,就割让土地去贿赂它。

    如果还不行,就发兵打它。

    关于让魏国归附,范睢给了一个析取条件推理:

    要使魏国亲近(归附)

    要么说好话给钱

    要么割让土地

    要么发兵打它

    说好话、割土地无效 [为假]

    ------------

    则,发兵打它 [为真]

    于是,秦王就发兵打了魏国的邢丘。

    邢丘陷落之后,魏国果然请求归附。

    02.

    魏国归附了秦国,换句话说是秦国和魏国亲近的目的达到了。

    接下来呢?范睢继续献计:让韩国归附。

    范睢说:

    秦、韩两国的地形互相交纵,如同锦绣一般。

    秦国旁边有韩国,就像树虫,人有心腹疾病一样。

    天下如果有变化,能够危害秦国的没有比韩国更大的了。

    大王不如使韩国归附于秦国。

    范睢在这里用了一个演绎推理来进行说服:

    国家要安稳,需先解决心腹大患

    韩国是秦国的心腹大患

    ------------

    秦国要安稳,先得解决(收服)韩国

    这个说法于秦王而言很好,他很认可。

    03.

    只是关于收服韩国,秦王也犯嘀咕,不是你范睢说收服就能收服得了的。

    秦王问:

    我想要让韩国归附,若它不听该怎么办?

    范雎说:

    起兵攻打荥阳,则成皋的路就不通了;

    北部截断太行的路,则上党的兵也就不能南下;

    一举攻取荥阳,则韩国就会被分成孤立的三块。

    (之前的魏国,以及现在的)韩国看到国家都要灭亡了,怎么还会不听从秦国呢?

    这里范睢暗藏了一个两难推理,关于韩国的选择:

    丢了荥阳国家就被划割开了

    要么以死相拼,则可能亡国

    要么委曲求全,则归附秦国

    或者拼死、或者屈服

    ------------

    或者亡国,或者归附秦国

    两害相权取其轻

    比起亡国,暂时归附于秦国保留一些生机,是韩国最划算的选择。

    范睢继续说道:

    一旦韩国归附,则秦王霸业可成。

    啥意思?结合范睢之前的推理——

    让韩、魏归附,则秦国可掌控中央交通枢纽,从而使得赵、楚两国为了自保而选择依附;一旦赵或楚依附秦国,则齐国为了不惹事则必然会亲近秦国。

    只要秦、齐建交则“远交”达成,再反手灭掉韩、魏两个近国——近攻,得手后再逐次东进,则大业必成。

    秦王对此赞不绝口,逐开始了“远交近攻”,进行着一统霸业。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