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理解论证的方法
01.
理解一个论证一般有三步:
- 首先,要发现结论,也就是弄清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其次,要找出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也就是前提或者论据。
- 接着,要分析该结论与理由之间是否具有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
前两步容易做到,但第三步是重点——分析作为结论、理由的判断之间的相互联系,即论证的结构。
与其说理解论证分三步,倒不如说通过澄清一个论证的结构,就可理解这个论证。
02.
澄清一个论证的结构,我们分两步。
通过一个例子具体演绎一下:
我不认为应该给大强买车。实际上,大强这个人没心没肺,因为他对自己的事都不怎么关心。我们公司也没有足够的钱来买车,显然当前的经营状况入不敷出。上周华仔还抱怨我们的财务状况,没理由的话华仔是不会抱怨的。
第一步,标出提示词,并对判断依次标注字母。
A [我不认为应该给大强买车。]
实际上,B [大强这个人没心没肺,]
因为C [他对自己的事都不怎么关心]。
D [我们公司也没有足够的钱来买车],
显然E [当前的经营状况入不敷出]。
F [上周华仔还抱怨我们的财务状况],
G [没理由的话华仔是不会抱怨的。]
03.
第二步,绘制论证结构图。用箭头表示“所以”,或引出证据(或理由、前提等)。
前三句的论证结构图为:
F和G 共同支持D,表达这个论证的方式是在F+G的下面加条线,用箭头连接它们指向D:
由于E和F+G 分别独立地论证D,我们可以将该关系刻画为:
由于D和B 分别独立地论证A,整个论证的结构图可以表示如下:
如上例所示,刻画论证的结构图并不繁杂。
04.
有些判断可能是多个结论的理由。如:
A [大强一直没心没肺。]
B [他当然不该有自己的车。]
而且在我看来,C [他也可能会忘掉月底的大扫除。]
这个论证的结构图是:
我们往往也会在论证中发现与论证的立场相反的断言。例如:
A [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城市的优秀支教老师。]
B [这就是要通过区域对口支教方案的原因。]的确,
C [这对城市教育发展或许有些不公平。]
但是D [拥有更多的城市优秀支教老师对于社会利大于弊。]
值得注意的是,C引入的是对B所表达的论证结论的反驳。
我们可以用在表达“所以”的箭头上加划线的方法表示反驳:
当然,我们上面介绍的方法只是多种可行刻画论证结构方法中的一种简便方法。
但如果不能从大量的背景资料中识别表达论证的断言,仅凭任何一种论证澄清技术本身,很难帮助我们揭示它的结构。
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如何理解论证的方法的相关基本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批判性思维-理解论证的方法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