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成功是因为我能力强,失败是因为外部环境差

table of contents

    批判性思维-成功是因为我能力强,失败是因为外部环境差

    01.

    让我们回顾一下平时的生活,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形:

    业绩好当了销售冠军,于是信心满满,坚信这些成绩的取得依靠的都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不曾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

    因比赛成绩没能达到预期,就认定是因为比赛那天的恶劣天气和场地条件限制导致的,与自己的训练和技能水平没啥关系。

    其实这些都是受了“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而产生的看法。那么,什么是“自我服务偏见”呢?

    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持有的观点和采取的行动,往往倾向于抱有更宽容、更正面的评价。

    这种倾向可能导致我们对自己的优点过分强调,而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进行轻描淡写或忽视;它可能使我们更容易接受符合我们观点或喜好的事物,而对与之相悖的事物产生抵触。

    我们可以将它比喻为一面美化自己的镜子,它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优点,而不容易看到缺点。

    • 有时它是“成就镜”,它让我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成功和优点,却忽视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 有时它是“外貌镜”,它让我们更关注自己的长相、穿着,而忽略了内在学识的积累。

    02.

    我们在这里谈论“自我服务偏见”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它的负面影响,以做好预防。

    那么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或者危害呢?

    影响一:陷入“成功泡泡”。

    自我服务偏见可能让我们更容易陷入“成功泡泡”中,只关注自己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出色表现,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比如,一旦我们做出了一点业绩,就认为“做业务”是自己的能力所在、天赋所指,从而对企业管理、财务制度、人才搭建等漠不关心,这会导致我们的综合竞争力无法提升。

    影响二:人际关系的破裂。

    过分夸大自己的贡献和优点,而忽略外部环境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努力,就可能破坏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比如,团队做了一个大项目,小组长在汇报时总在讲他自己如何有远见、如何处理的突发情况、如何组织大家,却只字不提其他成员的贡献,这会导致团队内部人际关系的紧张。

    影响三:个人成长的限制。

    自我服务偏见可能让我们回避自己的问题,一有问题就是别人的、就是环境的,不能在自身找问题,就无法改正和提高。

    比如,足球比赛踢输了,我们不去找团队内部的原因,或是训练不够、或是配合不到位,反而却将原因归为场地太烂、裁判不公正,这就错失了提高球队技能的机会。

    03.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减少,甚至避免“自我服务偏见”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这里对应的总结了三条建议:

    建议一:多元发展,保持平衡。

    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某个领域、职位的成功中,而是要尝试多元发展。

    在工作中,注重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不仅要掌握当前岗位的技能,还需要对相关岗位的能力有所了解;同时,对以后是走管理方向还是专业技术方向得有思考,并且对应的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

    建议二:学会倾听,懂得尊重。

    在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是团队和谐的基础;懂得尊重团队成员的贡献,是团队成员长期稳定的前提。

    不要过于夸大自己的成就,而是要去发现和肯定团队成员的努力及贡献,充分地团结团队成员,想方设法把大家的注意力、能力等集中在一处,去实现团队的共同目的。

    建议三:积极反思,接受挑战。

    当面对失败或不足时,不要轻易推卸责任。不痛不痒的埋怨环境、责怪他人并不会让失败的结果变成成功,而静下心来积极地反思自己的不足、接受挑战并及时改进才可以。

    如果我们能把失败视为成长的机会,而不是丢人的污点,能从对失败的反思中分析出原因,总结不足、吸取教训,那么我们就会有力量去迎接下一次新的挑战。

    通过这些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自我服务偏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客观的认识自己,维护好人际关系,最终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最新发布文章多为原创,同时转载了不少知乎和公众号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布过的比较好的文章。保存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看各位当年的大佬对未来预测是否靠谱,另外也是为了自己查找回顾方便。转载文章每篇都亲自阅读,并且做了整理和修改,删除了一些招生或者培训信息,每篇文章尽量保留原作者信息和意图。